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辛亥革命100周年> 权威访谈 > 正文
革命志士后裔忆辛亥往事:用热血谱写民族复兴序曲
www.fjsen.com?2011-10-09 15:07?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千山万水——万众一心慨而慷

1913年,澳门。每到中午和傍晚,孙中山胞兄孙眉的住所就会响起悠然的钟声。这并非为祈祷而鸣,而是在招呼革命志士开饭。

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失败后,受孙中山所托,孙眉承担起了在澳门收容新军和革命党人工作,尽管当时孙家已经十分清贫,但孙眉仍然想尽办法筹钱,帮助这些已为革命付出了所有的志士。

“那时候家里吃饭是要敲钟的,每天煮饭都要用几口大锅,很多人还得站着吃,但大家的记忆大多只停留在米饭,因为菜很少。” 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胜笑着说。

“尽管孙眉在夏威夷富甲一方,但他挣到的钱都用于支持弟弟革命,孙家人不仅并没过上富日子,反而都欠债。”

孙必胜说,眉公的财富来之不易,但他却毫不犹豫地一次次支持孙中山,自己破产、儿子辍学也未后悔。

凡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檀香山华侨邓荫南为支持第一次广州起义,变卖自己的商店和农场;新加坡华侨富商林受之为支持革命尽献家财数十万,以致其子女佣工为生;越南华侨黄景南虽是以卖豆芽为生,但也毫不犹豫把大半生积蓄都捐给革命……

曾任孙中山秘书的广东华侨曹汤三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将自己所有钱财都捐给了革命活动。他的孙女曹允兰回忆说,自从认识了孙中山,祖母再也没收过来自丈夫的一分钱。为生活所迫,祖母只好去做些浆洗和缝补的活勉强度日,一做八年!

“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因为孙中山画的一个‘大饼’而彻底毁灭,而爷爷对捐钱一事只字不提,奶奶当时是有怨气的。但凡爷爷有一点点私心,我们的生活也会大不一样。”

曾受孙中山“义节留芳”横匾的广东华侨潘受之之女潘瑞欢现已88岁。她犹记当年父亲带她去新加坡时的情景。“父亲指着三幢漂亮的小洋楼说,这就是用他挣的钱盖起来的,他自豪。更让他自豪的是把自己所有的辛苦所得捐助国民革命。”

尽管潘瑞欢从富家小姐变成了穷困农民,住的是破瓦房,最困难时每天只有一顿饭,但她依然为父亲自豪!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