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 文化体制 > 正文

“我们都是受益者”--文化体制改革亲历者讲述

www.fjsen.com?2011-10-20 14:11? 郎秋红、张展鹏、王攀?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虽然退休了,比以前活儿还多,精神头儿更足”

“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人员”,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老职工如何安置一直是困扰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能否平稳顺利进行的关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在改革中充分考虑保障老职工利益,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转制分流人员和离退休职工的待遇,让所有职工能够共享改革成果。一些老职工发自肺腑地说,“党没有忘记我们,单位没有忘记我们。”

“虽然退休了,比以前活儿还多,精神头儿更足了”,58岁的徐志文在2004年长影改制时是“最反对、最想不通”的一个,写了不少大字报。“当时就是认为厂里在甩包袱”。随着改革后长影经营状况逐步好转,离退休和分流人员待遇不断改善,他这几年不仅涨了工资,节假日还有补贴。

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说,改革首要原则就是“瞻前先顾后”,解决好人的问题特别是老职工的利益。2010年以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影集团先是一次性支出2088万元,为260多名退养人员解决了工资封顶问题;又从今年开始,每年支出1380万元,为1370名退休人员解决工资待遇偏低问题;还准备分三步支出3800万元,为900多名厂办大集体人员解决改制问题。

近两年长影解决生存问题后将工作重点转向了艺术创作,徐志文等一批离退休的老艺术家被集团返聘回来。徐志文目前担任长影(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的首席制片人,该基地2008年成立,已拍摄完成影片100多部,目前正筹拍“农民工之歌”“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社会和谐”四大系列影片。

除了长影,每一个转制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安置老职工。江苏省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与三江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各合作成立一个演艺学院,让舞台经验丰富的艺术家转去做老师,发挥其艺术余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对老员工的进退去留不搞简单的“一刀切”,采取了自主转岗、待遇激励等有效措施,让高年资员工各得其所,在合适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说,这一轮改革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分兼顾各方利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举措。有了好的安排,人心就安稳下来,发展就有了保障。而改革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发展。”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