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 权威解读 > 正文

文化大发展的新期待

www.fjsen.com?2011-10-20 14:29? 袁元?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另一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为文艺创作注入了活力和动力。目前,全国有584家国有文艺院团已经完成或正在转企改制,一批民营院团在改革过程中获得了较快发展。尹鸿认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文化院团的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在开放的行业准入政策环境下,大量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产业领域,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电影生产领域,改革带来的活力就非常明显。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介绍,目前我国电视剧制播分离已经彻底完成,每年拍摄的上万集电视剧中,90%的投入是社会资金。

同时,各级党和政府对文艺创作的持续重视和不断投入,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证,有力促进了文艺精品创作。

汪玉凯认为,近年来文化领域的改革力度很大。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文化产业的改革力度,并需在根本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叶笃初分析,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激活文化的创造力,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更需充分保障文化权益。

徐清泉建议,要对文化理论创新实践建立必要的试错纠错机制,允许和鼓励改革先行试点示范地区开展积极主动的大胆创新尝试,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使其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

“中央强调文化发展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文化领域的发展要坚定精神旗帜和方向,既要防盲目,又要防悲观。”叶笃初最后说。□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