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新闻>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王志凌参加“走转改”活动心得体会

2012-06-06 11:18:15??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接“地气” 得“灵气”

——“走转改”活动心得体会

□闽东日报社记者部 王志凌

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是一名记者理应具备的新闻从业素质。众所周知,新闻是跑出来的。不下基层,不接“地气”,新闻作品何来“灵气”?通过这几月的下基层“走转改”活动,以及自己近12年的一线新闻采访实践,我收获良多——

唯有深入才有深度

好新闻在基层。坐在办公室里,是等不到好新闻的。走走部门、拿拿材料、报报动态性消息,虽能给读者以信息,也只能成为千篇一律的“大路货”,同样采写不出鲜活的好新闻。迈开步子、沉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去,你便能打开一扇扇发现新闻的窗口,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抓住体现新时代风貌的新人、新事、新经验,采写出了一批有份量的报道。

闽东山海资源丰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并立。这些年,围绕这些产业的调查通讯,我采写了大几十条。特别是福安的电机、船舶、葡萄、绿竹等各大主导产业,我几乎是“年年有稿件,业业有文章”。有了这些深入扎实的采写积淀,后续的产业发展中一有新的苗头出现,便能驾轻就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信息,采写出一批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稿件。单单近一两年,针对电机行业的国际技术壁垒,我就采写了《福安电机:向左走?向右走?》、《国际壁垒前,福安电机挺起民族产业脊梁》等;针对金融危机,则采写了《福安电机:寒流中挺起脊梁》、《福安船舶:阵痛中转型》、《后危机时代:福安船舶重装上阵》等,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我又一次扎进了这熟识的产业里。围绕福安电机、船舶这两大产业,我分两趟、各两天,走企业、找协会、访部门,通过挖掘新闻点,深入采访,写出了《好风凭借力逆势畅飞扬》、《“冰点”变奏曲》两条调查通讯,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总之,新闻是跑出来的,多跑、常跑,基层一线就是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宝库,就能挖掘出有价值的素材。

唯有贴近才能贴心

到基层一线采访,并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人到还要心到。唯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感受群众最真实的情感,采写出的稿件才能贴心,引发共鸣。

2009年大年二十八,我跟寿宁县委报道组的吴通华一起去斜滩镇大山中一个名叫过岗的自然村,采访一个偏远自然村随着大量劳动力转移而面临自然消亡的稿件。其实,之前我们已通过采访得到了面上的大体资料,形成稿子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这些村里的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如何?买上水果和春联,像走亲戚一样,我们步行1个多小时,走进了过岗这个仅有一户人家在坚守的偏远山村。在这户杨姓人家里,我们跟他们一起唠家常、贴春联、做糍粑,并一直等候到傍晚,他们在外打工的子女回家过年,感受着他们一家人团聚的浓浓亲情。回来后,我以《深山“独户村”的春节记忆》为题,写出了“独户村”人家的真实生活,编辑和读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稿子后来还被《福建日报》采用,并评为当月好稿。

今年春节,我则以体验式,跟随福安供电公司抢修人员在除夕、正月初一抢修保供电的脚步,用真情实感写出了这群节日坚守者“你用电,我用心”的真挚情怀。

总之,将自己融入到采访事件和人物中,与其同呼吸共命运,寻找内心的感动,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唯有生动才能感动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有了采访获得的一手素材,选准角度、切入点,定好标题,运用简洁、生动的文字,才能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前几年我曾写过一条关于网吧的稿件,说的是某校为了让高三学子把有效的时间用在备战高考上,定期组织老师去周边网吧走访,把深夜还泡在网吧里的学生劝导回来。如果简简单单报一条学校这项主动作为的机制,难免俗套。于是,我跟随老师深夜去网吧走访,以《高三班主任与网吧的博弈》为题,生动再现了老师、学生、网吧业主三者围绕网吧的纠葛故事,并将其放大在社会大背景下,寻找共性、探究原因、挖掘深度,成为了一件可读性很强的新闻报道,还捧得了福建省综治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综治新闻二等奖两个大奖。

“走转改”期间,我还一改往日多写长稿、通讯的文风,尝试“短、新、实”的清新文风,通过在福安市社口镇溪口村、柘荣县英山乡岭头村、城郊乡下村村等地的一线采访,先后写就《生态宜居村里的增收“路线图”》、《“百万富翁村”的抉择》、《村企良缘》等多件篇幅短小、精练、生动的现场新闻,受到了报社编委会的充分肯定。

带着深情走基层,收获感动与信心。实践证明,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于坚持党的新闻事业宗旨,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提升媒体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这一活动的具体要求,在今后的采访实践中,我将一如既往下基层、去一线,接“地气”、得“灵气”,采写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为闽东各项事业的发展鼓与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