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媒体行动·基层系列报告 > 正文

渔岛村医:行医是一份良心活

www.fjsen.com?2012-10-19 10:21? 常刚?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走基层?百姓故事

?

柯明安的诊所距村里的码头不足百米,虽然小村已是半岛,但到镇医院业务交流、平常进药和对散户出诊,乘船还是最便捷的办法。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19日报道(记者 常刚 通讯员 雷顺号)既没有高文凭、高职称,也没有做出过惊天壮举,但在渔村里,渔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医生”。他就是福鼎市沙埕镇水岙村61岁的村医柯明安。

水岙村地处偏僻,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小岛渔村,后来修了一条公路成了半岛。1969年,17岁中专刚毕业的柯明安就被村里视为“高才生”而推举到大队跟班学医,1976年正式成为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一晃就是44年。

“大家把健康托付给我,这是对我天大的信任。”柯明安说。为了对得起这份工作,他凭着一股子毅力,医术很快就得到了村里人的信任,几十年来,柯明安为村里人看过多少次病已无从统计,最让他骄傲的是自1978年至1997年的20年间,曾亲手成功为村里的孕妇接生过近300个新生命。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袭击沙埕港期间,几名从浙江舟山来水岙村避风的年轻人扶着一位满头冒汗的老人走进诊所看腹痛,看着病人的痛苦和年轻人焦急的脸,柯明安迅速娴熟地为老人做了检查并确诊老人得的是急性肠胃炎,经过及时抓药和治疗,老人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第二天,年轻人在启程返家前再次来到诊所向柯明安表示感谢。

作为村医,柯明安对不少渔民“小病扛、大病拖”的习惯体会颇深,为减轻渔民看病的负担,他坚持着自己的一套原则:能针灸就不用药,能用普通药就绝不开贵药,能诊所解决的就不推到医院,总而言之就是千方百计减少病人的开支;对贫困患者打针、吊瓶、出诊的医疗费用,柯明安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减就减,能免就免。柯明安常说,行医是一份良心活,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44年乡村医生的经历,见证着柯明安从风华正茂的渔家青年长成两鬓斑白的老人。他所在的水岙村也由原来常住人口1700多人减少到现在仅有200多名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村里的楼房虽然多了,但看着年轻人不断离村而去,柯明安内心难以言表,他说眼下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人来接自己的班,继续为村民行医。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