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进行时>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十八大第二场记者招待会

www.fjsen.com?2012-11-10 15:1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张平]正如你所说的,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今年以来,我们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是8.1%,第二季度是7.6%,第三季度是7.4%,所以,到前三个季度,我们经济的增长是7.7%。当然,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担心,认为中国经济是不是像2008年一样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现这样一个下滑的趋势。[11-10 15:13]

[张平]我要向朋友们介绍的今年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实际上是多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从我们自身的,或者国家在宏观经济的导向上,我们是把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得就比去年要低一些。我们去年经济的增长目标是定在8%,今年定在7.5%。定在7.5%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个战略任务。我们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直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但是确实,在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所以,我们现在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上,这样就必须为转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在主观上就是把经济增长的速度适度地调低一些。[11-10 15:17]

[张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我们主观进行宏观调控的因素。[11-10 15:19]

[张平]第二,今年国际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一些经济发达体来说,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都比较低,不能够乐观。即便是我们还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朋友们,应该说,今年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已经深度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国来说,不可能不影响到国内。所以,外需的萎缩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11-10 15:20]

[张平]第三,我前面已经点到了,就是国内经济发展中确实也积累了一些矛盾,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增长的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一些生产能力过剩,我们还有一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国内的因素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同样也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11-10 15:23]

[张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完全必要的。所以,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些情况,中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那么,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正确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年我们把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11-10 15:24]

[张平]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预调微调的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说到的,从8月份以后,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我这里可以报几个数字给我们的朋友听一听。今年8月份,我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8.6%,到9月份是到9.2%,到10月份是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8月份是13.2%,到9月份是14.1%,到10月份是14.5%。8月份进出口总额下降0.5%,9月份进出口增长6.3%,到10月份进出口增长7.3%。所以,在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的时候,当时我们用了一个词,是叫“缓中趋稳”,到公布9月份经济指标的时候,统计局的同志用了“总体企稳”这样一个词。到10月份现在来看,我们认为企稳的迹象更加明显,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长可以保持在7.5%以上,这当然还有一个内需的数字,就是国内的投资,国内的投资在8月份的时候是累计增长20.2%,到9月份是20.5%,到10月份是20.7%,总的曲线都是向上的、抬头的趋势,所以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今年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谢谢。[11-10 15:28]

[澳大利亚环球凯歌国际传媒记者]你好,主持人,我是澳大利亚环球凯歌国际传媒的记者。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出台了名为《亚洲世界中的澳洲》的白皮书,明确提出一个信号,在未来的25年中,澳大利亚希望拓宽与加深和亚洲的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请问张先生,中国政府将以什么样的政策与措施来对待?[11-10 15:28]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