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福建省“六五”普法成果展 > 正文

开发乡土文化美德资源 丰富法治文化建设内涵

www.fjsen.com?2013-10-28 15:27? ?来源: 我来说两句

莆田市司法局 余永华

【摘要】乡土文化美德资源是建设法治文化,培育法律信仰的生长点。要挖掘传承乡土文化美德资源,促进乡土法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用乡土传统文化凝聚广大群众,重振乡土法治文化精神,重树群众的法律信仰,是进行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乡土文化美德资源法治文化建设路径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文化,莆仙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莆仙文化出现辉煌灿烂局面。文化教育兴盛,科甲鼎盛,人才辈出,也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强调积善消恶,表现出“向善”行为准则和以“向善”为中心的信仰支柱①。发展至明代,莆仙荣获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至今形成了信仰广泛的妈祖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浓郁的莆仙戏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独特的民风民俗等蕴涵着丰富乡土文化美德资源,是我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特殊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法治文化建设力量,充分发挥其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探索。

一、基础与优势

从法治文化的渗透与发展来看,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新的文化移植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可以说,离开了地域文化历史脉络的法治文化是不可能长久存在和健康发展的②。利用莆田乡土传统文化美德资源优势,凭借乡亲对乡土文化的情感,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一)妈祖文化优势。莆田地区最具特色当属海洋文化也就是妈祖文化(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它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经过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演进,形成了名目繁多、内涵丰富的道德规范,其倡导“仁爱、立德、行善”核心精神,对人们具有很强行为评价、鼓励劝勉、自我约束等功能作用,是一种超出血缘、地缘和群体的普遍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伦理公众道德准则,在倡导和谐、诚信等道德理念获得社会广泛认同,为我们树立信心,重建几近缺失的精神价值,克服喧嚣浮躁,共创法治城市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一方面,和谐本身是法治文化价值追求目标,而妈祖文化也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莆田民间信仰群众和海外华人将之扩展为“和平、和睦、和谐”的范畴,“见和同解、身和同住、意和同悦、利和同赢、和和同乐,这‘五同’是我们提倡的社会解决纠纷、消除分歧、统一意见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和谐的意义”③;另一方面,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也是法治重要理念。“从文化角度考量,妈祖的精神领域天然蕴含着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精华,可以称其为‘人格神’。它的核心内涵‘诚’与‘和’,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诚’代表着诚信;‘和’则代表着团结”④,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道德准绳,它符合法治文化诚信、和谐等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这些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远大目标是相符的,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我们倡导“勤为本、廉为贤、和为贵、孝为先、让为美、苦为乐”的良好道德风尚,更符合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愿望,得民心、顺民意。当今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时期,这些理念对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二)民间文艺优势。莆仙戏是古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多次融合的结晶,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基础上形成的盛于明清、辉煌于近现代的古老而又独特的剧种,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乡土戏曲中历史最悠久、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最具特色的三大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几年来,莆田市积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征集40多个体现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等内容的优秀剧本,以当地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莆仙戏演绎现代道德法制小戏,让千年老戏唱响法制新声,寓教于乐,突出以德(法)树人、以文化人,突出借台加演、借戏宣传,全市120多个民间剧团成为一支支深入农村、唱响时代道德与法制主旋律的“普法宣传队”,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应。另外,我市还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将法治元素融入文艺创作之中,以莆仙戏曲、十音八乐等歌曲、小品、相声、舞蹈、诗朗颂等常见舞台表演形式为主,以“演群众身边事,说百姓心里话,唱群众心中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法治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民风民俗及工艺优势。莆仙与中原一致的岁时节令有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等,诸如上元赏灯、踏青祭扫、龙舟赛会、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辞岁迎春等节俗活动,与中原古俗一脉相承。在婚俗、寿俗、民俗、饰俗等方面也大都有中原古代文化的遗存,表现出和睦相亲、尊老敬贤、勤劳俭补、助人为乐的风尚。?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法治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尊重民风民俗,考虑乡土文化和习惯上的传承而楔入现代法治规则,不仅合理,而且亦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对构建法治社会能起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莆田民间工艺行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海内外广享盛誉⑤。笔者认为,根据莆田的文物工艺美术产业文化特点,可以在书法、绘画、摄影、雕塑、油画、古典工艺家具等群众艺术和民间工艺开发项目方面精心设计,将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融入法治文化中的诚信、秩序、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和蕴涵的人文精神,会是个很好的尝试。

(四)乡土人文优势。莆田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人才荟萃。自唐至清,在选拔封建社会主体的进士考试中,钟灵毓秀的莆仙两县考中2370多名进士(含特奏名等),其中获状元的12人,榜眼7人,探花5人。进入宰相官阶的14人,当过尚书30多人,侍郎30多人,这些出仕者中,有的不仅为文坛的高手,且也是政坛上的俊秀。唐黄滔“闽中文章初祖”的称誉,宋蔡襄的政德,郑樵的史字,刘克庄的文学,林光朝的理学,还有郑侨的清正,陈文龙的忠贞,江春霖的刚直,王于浩的无畏……这些莆田传统历史人物情操形象或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孝、智、和、仁、谦、礼、恕、义、诚、忠、节、耻和廉”等传统美德精神⑥,直到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社会的价值判断,对目前正在开展的法治城市建设和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另外,莆田市文物丰厚,拥有国家级文物4处、省级文物22处、市县两级文物387处。众多文化亮点在全市都有极高的知名度。目前,有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已先后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或革命传统教育等基地。各地在建设和运用这些教育基地的过程中,也同时深入挖掘历史名人的道德思想和廉政史迹,使干部群众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道德、法治教育。当然,现代社会不可能再像古代那样,将人民群众的愿望寄托于某一人,而是应更加注重法治文化建设,把人物形象、文化精神对我们的启示,把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渴望、期盼和诉求,转化为法治文化工作的制度机制,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具体要求,在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中有所体现、有所吸纳。

二、问题与困境?

(一)理论研究不足。近年来,我市比较重视对妈祖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宣传,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等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但一些部门和个人认识上还有差距,思想上、工作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我市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美德中与当今法治、廉政、道德成分有关的故事、文章、格言、警句等收集和调研不足,尚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整理,存在一定的空白和不足;尚未充分开发、宣传、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及其蕴藏的法治文化价值及社会效益;未能充分借助国家、省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力量去深挖历史法治廉政文化资源;研究手段落后,研究视野不广,成果不多,精品少。

(二)宣传主题不突出。就现状而言,全市各地建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编辑出版的资料、创作的文化产品等,只能说是对历史文化部分资源的挖掘、利用,里面包含的范畴很多,而对法治文化的主体研究不够突出,挖掘法治的主题不够鲜明。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部门,孤立看待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联系,缺乏对传统文化中的法治、道德成分的关注,不注意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道德精神;多偏向于用过多的时间来介绍传统文化,忽略了诸如法治、道德、廉洁等方面的渗透。专门用于对干部群众进行法治教育的历史法治文化产品基本没有。

(三)宣传载体利用不够。从各地的情况来看,我市整合和利用历史道德、法治、廉政人文资源主要通过编辑书籍材料等进行宣传和展示,形式以及载体比较单一,缺乏创意和创新。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政府投入有待增加,队伍人才建设薄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手段不多,使利用历史道德、法治、廉政人文资源的社会覆盖面不宽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治文化的发展。

(四)法治文化建设力量单薄。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体制不够完善,在领导管理、部门联动、经费保障上缺少规范的、过硬的制度保障,随意性较大。同时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也不够,区域发展也不平衡。对法治文化建设队伍的培植还不够,缺乏人员储备和力量整合,还没有形成一批在法治文化事业各方面有号召力的领头人和专家。

三、对策与路径

运用群众所见所闻,甚至是亲身经历极具亲和力的乡土文化资源来实施法治文化建设,不仅会激发群众学习法治文化兴趣,加深对法治文化的理解,还会激发恋乡情结,增强法治价值认同,提高法治教育功效。

(一)赋予乡土文化新内涵,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富于特色,有益于子孙后代成长的莆田乡土优秀道德遗产,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妈祖文化、莆仙戏曲、民风民俗等在内的传统美德、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先进人物美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涉及到诸多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基本内容: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笃志好学、奋发成才的求学精神;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仁爱孝敬、尊老爱幼的人伦意识;严于律己、家国为本的自律精神;忠诚老实、严守信用的诚信品质;立身重廉、廉洁奉公的廉耻观;勤劳节俭、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尊师重教、珍视人才的社会风尚;尊道重德、修身践履的重德传统等⑦”,这些都是乡土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仍然积淀着乡土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上,影响现代人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态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影响着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要重视这些资源的道德价值,收集、挖出、挖深更多法治元素价值,探索有效衔接方式,赋予法治新内涵,相互包容、交叉渗透,推陈出新,吸收精华,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共同精心组织实施,共同做好教育准备,以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教育效果。

(二)唤醒乡土文化意识,营造法治文化教育亲切氛围。法律其实可以很亲切。离群众越近的东西,群众感觉越亲切,越切合其心理需要,从而产生价值认同而吸收。一个人、一个群体对自己所生存的文化环境总怀有一份特别的感情,了解它,挖掘它,表达它,容易产生共鸣,凝聚认同价值。保护和传承、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使人们形成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产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⑧。在法治文化教育中,要积极引用乡土资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实际,就地取材,巧用乡土文化,开展零距离、面对面的法治宣传,能有效唤醒群众对法治文化的乡土情结,它既是教育群众、了解历史、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载体,又具有凝聚民众、鼓舞人心的重要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价值;它既是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长久的法治文化资源和法治道德教育资本。

(三)善用乡土文化,发挥法治文化的启迪感悟作用。乡土资源法治成分的搜集、内蕴价值的挖掘、科学且创造性的使用等,对法治文化教育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根基,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适应法治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一要与妈祖核心精神融合。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即妈祖精神)是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在社会上具有约束信众行为的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妈祖真善美道德的追求和对其超人力量的敬畏客观上起到约束信众行为的作用,从而把信众引导到了良性社会道德风范中。从延伸意义而言,“妈祖文化”扬善抑恶、扶危济困等美好的品质符合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发展妈祖文化有助于构建一种既符合时代精神又能合理继承传统美德精华的道德体系,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⑨;妈祖的孝道、慈济情怀、仁爱、公正、和平等精神可成为建构新道德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有增进民族团结、加深人际间的互信互助的功效,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⑩。二要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统艺术融合。我市历代清官廉吏较多,要积极运用莆田传统的地方性文化艺术如莆仙戏、十音八乐、戏曲、舞蹈、叙事歌谣、神话、故事和元宵等节日游灯、妈祖礼仪、祭仪、祭祀活动,引领各类文艺团体积极将历史人文文化搬上舞台,整合宣传文化部门和社会力量,将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改编成莆仙戏、话剧、小品、舞台剧等,打造精品工程,以高尚的法治文艺活动提升人、培育人。要精心设计民间工艺品开发项目,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借助莆田木雕、玉雕等民间艺术的丰富形式,唤起公众对于法治文明的渴望。大胆尝试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引导各方面、各企事业法人在法治文化产业上投资、发展,贴近群众生活需要,开发制作民间灯艺、台历、挂图、雨伞、折扇、扑克、书签、杯垫、环保袋等各类法治文化宣传用品,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法治戏曲、法治故事、法治春联、法治年画、法治短信、法治书画、法治动漫等各类艺术形式,有效传播法治文化,让法治文化不断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创出我市的法治文化品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与人文精神融合。组织专门力量对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及其事件、重要言论、格言、警句、歌谣、建筑物、文俗文化等历史道德人文资源进行分类收集、系统整理,并组织专家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名人故事、法制典故、法治警言,并进行释读、解读,昭示道德精神,精心设计和推出各种参与性强的法治文化活动。四要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合。依托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影院、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体系。精选莆籍历史人物遗址、旧居挂牌立碑和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步挂牌建成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并充分发挥此类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教化、推动作用。在各地筹建融历史、人文、生态、休闲、普法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或公园等法治教育基地或法治文化阵地中,增设莆田历史人物林润、江春霖等石像、木雕塑像、宣传画等,介绍他们所倡导“忠孝、爱民、公明、清廉”等价值理念,以形象生动的碑刻、石刻、雕塑、壁画、灯箱、标志牌,点缀布置法治文化阵地,以硬环境营造法治道德教育氛围,进行潜移默化的灌输,提升民众法律素养。现代社会,电视、电影、广播、书籍、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要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宣传形式,以历史道德人文资源为题材,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平台,通过制作网页、影视作品、公益广告、手机短讯等媒体大力传播法治文化。

(四)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合力。日前,我市正在加快“文化莆田”建设进程,提出了“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东方工艺美术之都、海峡两岸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区”三个发展战略定位,确定建成“公民文化素养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目标,并正在全力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演艺娱乐、体育休闲等八大重点文化产业。要借此契机,把法治文化建设主要融入“文化莆田”大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加强法治文艺创作,发展民间文艺骨干,壮大法治文化队伍,保障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结语:钱穆先生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乡土文化对当地民众的性格养成、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习惯势力的影响是长久而又深远的,这是一种没有文字的历史沉淀。今后,要加强对乡土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充分挖掘和凝炼莆仙儿女长期创造的“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献名邦特色、“立德、行善、大爱、和合”的妈祖文化精神,挖掘和凝炼蔡襄、郑樵、刘克庄等莆仙历史文化名人的优秀品质,组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作用,以富有莆田特色的人文精神凝聚教育群众,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人们的头脑之中,唤起人们内心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形成法律至上的思想,确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最终达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走遍中国],莆田·妈祖信仰,央视国际,2004年07月15日21:40。

②作者:赵卫卫,《注重人本意识融入传统文化》,广东政法网。

③作者:林国良,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千年妈祖对海外华人的重要意义》,2008年9月28日第四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和平论坛)。

④作者:刘本炎,2007年11月0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妈祖文化:千年妈祖给今日华人带来了什么?》。

⑤作者:莆田市委宣传部课题组,《莆田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湄洲论坛2010年第6期。

⑥作者:李建华董海军,《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情况调查:传统美德的呼唤》,2011年7月26日光明日报。

⑦作者:雷德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论》,(电子书下载),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17-21页)。

⑧作者:艾莲,《乡土文化:内涵与价值——传统文化在乡村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10.7。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日。

⑨作者:王丽梅,《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社会功用》,新浪博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⑩作者:谢重光,《试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68-69.

  • 责任编辑:肖月青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