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媒体评论 > 正文

福建日报:守好家当,就要这么“任性”

2015-02-02 09:32:17??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郭雯)“如果可以,请一直‘蓝’下去!”上月14日,微博、微信平台被“福建蓝”刷屏,网友们这样呼吁。

“努力让人民群众喝进嘴里的、吸进肺里的、吃进胃里的都更加洁净安全。”当代表委员们把这呼声捎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回应。

一呼一应间,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新常态下的发展,不应只追求节节攀升的枯燥数字,更须关注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生存品质,让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充满民生温度,紧系民生福祉。

好生态是福建压箱底的家当,家当守不住、守不好,无异于自断后路。

可以说,这些年,为了守好家当,福建很“任性”。漳州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段,拿出3000多亩建生态园;安溪关停500多家石材厂,实现石材行业全面退出;一个投资1.5亿元的汽车零配件项目计划落户南平,却因存在污染吃了“闭门羹”;数年间,闽江、敖江、九龙江流域所有养猪场被关闭、拆除;34个限制开发区域县(市)的GDP考核被取消……正是这样的“任性”,换来了一张张漂亮的生态答卷。

当然,“任性”不易。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克服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需要定力;保护生态不能饿肚子,让不砍树也能致富,从荒山里掘金,呼唤智慧;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考验耐心。

但我们还得更“任性”。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感受最直观的,莫过于上个月全省空气质量好到“爆表”后没几天,一些城市的天空又变得灰蒙蒙的了,保持“福建蓝”压力也不小。

为民生计,为长远谋,我们唯有把生态红线守得更牢,把项目环保关把得更严,把生态制度创新步子迈得更快更大,让环境执法手腕更硬,让绿色转型更自觉,施之长远、久久为功,方能兑现蓝天长驻、碧水长流的庄严承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