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佛昙镇轧内村历史悠久,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该村拥有较多古迹、古祠、古民居,汇集灵山、秀水、奇石、古树于一体,具有生态、人文、交通之优势;是唐代开漳治州、传播中原文明的重要基地,是明清引领地区文化发展的书香望族,是闽台两岸、粤、赣等地太傅派陈氏的开基祖地;是漳州市富美乡村的名片、福建省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村。
一、千年古村聚落
地理位置。轧内村位于漳浦县佛昙镇东南部,东边为台湾海峡三公里海滨沙滩,西边是灶山余脉松子岭延伸地带,南隔岩山、莲花山与赤湖镇半石村交界,北与后许村为邻。村北为鉴湖沿岸,鉴湖系漳州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水清如镜而得名。鉴湖也是地名,轧内村和后许村自古同属鉴湖,俗称大坑,雅称代卿。鉴湖地区地理奇特,四周八座山两两相对,环抱鉴湖,形成以湖为中心的九宫八卦图地形。陈氏祖先独具慧眼,选址肇基,并从轧内村分衍至鉴湖北面成聚落,形成后许村。
交通状况。从唐代开始,轧内村是从广东潮州、经漳浦、至泉州的必经之道,是唐代漳州南北交通驿道。现从佛昙镇经轧内村通往赤湖镇已建水泥路县道。轧内村东部一公里,是海西沿海大通道佛潭段,轧内村是沿海大通道通往佛昙镇的必经之路。
经济资源。轧内村村域5125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9343亩,森林面积4304亩,沙地1600亩。拥有耕地1752亩,其中水田505亩,农地1247亩,主要农作物水稻、芦笋、萝卜、及其它蔬菜等。近年大力开发海岸滩涂,养虾、养鲍鱼、养河豚蔚然成风,成为佛昙镇水产品养殖基地。全村人口年收入1.8万元。
开社历史。轧内村山环水抱,风景优美,怪石嶙峋、浪涌涛声,是漳浦县最具特色的古村落。据发现的轧内村两处远古人类岩画,可见在6000年前此地已有人类活动。据《鉴湖陈氏族谱》(清代重修版)载:“唐有讳浮光者,於垂拱间居漳浦鑑湖坊”;“人和楼为唐陈元光兵营(即行台),由陈浮光驻守”。足见轧内村开村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现轧内村99%属陈姓,系元初从外地迁入,且同宗衍派。该村是漳浦县近半个县陈氏村社的祖籍地,还是国内粤、赣鉴湖太傅派陈氏的祖根。一世祖陈史修生陈寿,陈寿生天叙,天叙生6子:翼、肃、亹、搏、穆、环。六大房祖后代除在轧内村三个自然村繁衍外,还分传本地后许村的三个自然村,分传本县赤湖、深土、长桥、六鳌、赤土乡、绥安等乡镇,远传平和县,广东省、江西省、台湾省等地。尤其是在清代,轧内村陈氏分几批人相继渡台,在台湾宜兰县、台北市、高雄县等县市区建立村落,人口数万人,现在台湾有相同的村名和祖祠堂号。轧内村与台湾宜兰等地宗亲同血缘、共神缘、一家亲,改革开放以后,海峡两岸往来频繁,台湾宗亲组团回到祖地轧内寻个谒祖近30次。
政区沿革。宋时属嘉宾乡常乐里所辖,明、清为十七都赤水保所辖。几经历朝变迁,轧内村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赤水乡的轧内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合并于赤湖乡。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区)所辖的轧仔内乡,1956年改为大坑乡。1958年9月改属佛昙公社大坑管理区所辖。今为佛昙镇轧内村,现共有610户,2313人,辖轧内、径口、楼仔头三个自然村。
村落分布。轧内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沿鉴湖的南面至西面分布,轧内属主村落。轧内自然村从开阔地转入小山山谷下的地方而称轧仔内(“轧”为方音用字,读如斡)。径口自然村因其位于通往赤湖的“径路”开口处而成“径口”社名。楼仔头因其位于唐代行台“人和楼”前面而成“楼头”地名。轧内村当地方言通行闽南语漳州方言漳浦佛昙腔调。
二、唐初开漳重地
唐朝初期,在闽南泉、潮间,爆发了由原住民(即少数民族)纠集山寨武装力量的大规模“蛮獠啸乱”,总章二年(669年),陈元光父亲陈政将军出征闽南平乱,陈政卒后,陈元光袭职平定啸乱。陈元光将军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奏准于原绥安县建置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漳浦附州为县,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其后,为了彻底根除寇患,保境安民,以达社会长治久安,陈元光于垂拱四年(688年)奏立行台于四境。并组织实施在四境之内建三十六堡所,使其与四境行台形成保境安民的防御体系。四个行台(也称巡逻台)分布在州郡的东、西、南、北。北行台:“在泉之游仙乡松州堡,上游直至苦草镇”;南行台:“在漳之安仁乡南诏堡,下游直至潮之揭阳县”;东行台:“在常乐里佛潭桥直至沙溪湾里太武山”;西行台:“在新安里大峰山清宁里芦溪堡,上游直至太平镇”。同时,在境内要塞地段建立36个堡所。陈元光“四时躬自巡逻,命将分戍其地”,并“教诲捍御”,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做到既捍卫疆土又开展生产,保障供给。其中东部“佛潭桥” 行台址在现在轧内村鉴湖西岸狮子山南麓,迄今1300多年。轧内村“唐代行台”所处这个位置,是古代从广东潮州、经漳浦、通往泉州的沿海必经之路,即古代“官道”,“驿道”。在此建行台,既占据南北交通的要塞,又是镇守大片海疆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条南北通道经鉴湖地段称“径路”,径口村由此命名。轧内村陈氏世代重视编修族谱,从明代开始编修,现存有清代续编的《鉴湖陈氏族谱》,该族谱记载:唐有讳浮光者,於垂拱间居鑑湖坊;又据漳浦文史资料记载:陈浮光是陈元光的分营将。由此可见,轧内“唐代行台”为陈元光在垂拱年间修建镇守东部的兵营,行台取名为“人和楼”体现陈元光的民本思想。
在轧内村狮子山上,还建有山寨一座,是唐初开漳时期与行台相配套的三十六座“堡所”之一,系行台守军的烽火台。
轧内村的古建筑——“唐代行台”,在唐之后,宋、元、明、清也曾在这里驻兵,历朝在行台原址有过重建重或修,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岁月流觞,轧内唐代行台栉风沐雨,至今存有外楼墙和局部内楼墙,一座三层高的瞭望角楼还完好。行台占地十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由外楼和内楼组成的长方形的土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极显沧桑神韵。外楼墙厚1.2米,三层建筑,包括军房、军械库、巡逻连廊、瞭望角楼;内楼包括守将房、官厅、演武场、天井等。楼门开东南,有外围大门和内楼门,内楼门匾题“人和楼”。 1989年漳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唐陈元光将军在轧内建行台屯兵千户,命将戍镇行台。在行台之外的轧内村鉴湖周边,以及鸿儒江两岸建“唐化里”,形成村落,帮助土著人发展生产,传授中原农耕技术,改变其“刀耕火耨”的原始耕作习惯,“近海多从事晒盐、造船;内地则从事制茶、烧瓷、制陶和织染”。使僻处边隅的“蛇豕之区”,开始变成一方富饶宝地。
陈元光将军在漳浦佛潭行台屯兵,经常亲自到此地巡视,并深深地热爱这一带风景秀丽的环境。这在他所著的许多诗中充分体现,如《晓发佛潭桥》、《题龙湖》、《祀后土》等诗中描写巡视轧内佛潭行台的情景,几首名诗描写轧内行台和鉴湖周边的具体景观。如“带雨金龙甲”描写鉴湖中“石鳌”;“朝天锦鲤鱼”描写行台院内石头景观;“石裂磨刀处”描写鉴湖岸上“试剑石”;“天启鉴湖清”描写早晨鉴湖水清如镜的美景。陈元光诗题“龙湖”即漳浦佛潭轧内鉴湖!
三、五湖十六胜景
轧内村,古代有五个天然淡水湖, 即鉴湖、莺湖、南湖、庵湖和草湖。五湖风景优美,山环水抱,湖光山色,怪石嶙峋,浪涌涛声,渔歌唱晚。清代康熙年间广东鉴湖籍举人陈辉写有《咏五湖》诗五首,其中詩题鉴湖:鉴湖水涨望漪漪,满地荷花长绿枝。翠湿松云连曲岸,碧涵山月映清池。鱼亭水动波心现,鹭石岩飞陇外移。最是菱花开宝匣,一泓澄徹独吟时。因千年地理变迁,现只存鉴湖,其它四个湖已成田园。鉴湖面积有250亩,漳浦县志记载:鉴(鑑)湖,在县东三十里,周围二里许,因湖水清澈如鏡而得名。
鉴湖在唐宋时期也叫“龙湖”,因湖的西面山脉似龙,龙头伸向湖边饮水,形成独特的山水景观“飞龙戏水”而得名。唐开漳圣王陈元光于垂拱年间在佛昙(唐为“佛潭桥”)的鉴湖要塞建置行台屯兵,并于多次巡逻间写下《题龙湖五首》的著名诗篇。相传陈元光将军在此地得到高人赠送一把宝剑,取名“龙湖剑”;他对龙湖情有独钟,遂以“龙湖”为号,诗集名为《龙湖集》。在轧内村径路这一南北通道的路边,有一小山,山上一石耸立山头,人们根据其形命名为“将军石”,小山为“将军山”,历经千年,人们经过时必瞻仰将军形象,铭记圣王恩德。轧内村海岸上有一小岛屿,称“将军屿”,在《漳浦县志》有记载:“盘石叠耸,舟舶不通,望海者多乘筏以取海蛇。相传陈元光尝驻兵其上,故名。”
鉴湖是漳州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大旱也不干涸,湖内的鳙鱼驰名远近;每年的端午节,鉴湖上的龙舟竞赛热火朝天。平日里,波光点点,渔歌声声,白鹭斜飞,小船荡漾。鉴湖里有石鳖、石龟,头仰天长啸,称“石鳌啸天”;湖岸有试剑石等景观。如今,鉴湖虽然面积有所缩减,仍湖光潋滟,婀娜灵秀,是漳浦富美乡村的一大名片。
轧内村五湖周边大自然形成十六胜景。十六胜景为:太峰倒影、鉴水澄清、猴公拱日、将石参天、巾峰耸秀、髻岫凝烟、乌纱启瑞、玉笏凌云、南浦归帆、西崖积翠、龙川怪石、凤井甘泉、石屏映月、灯架生花、仙石遗踪、海天旭日。自明朝流传的《鉴湖陈氏族谱》已有记载。清乾隆年间鉴湖籍台湾举人陈辉对祖地胜景情有独钟,写有《鉴湖十六景纪胜》诗16首传世。
四、科举文化之乡
元朝至正年间,轧内村二世祖陈寿曾建私塾于卧云山(今轧内红山)上。陈寿之子陈天叙,字则彝号困翁,生于元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卒于明朝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陈天叙在明洪武年间考中明经,担任漳浦儒学训导,后因患足疾辞去职务,回家乡继承父业,重整私塾,并取名“鸿江书院”。 他亲自担任书院先生,教授乡里子弟,布政使陈亹便是书院学生。明洪武十二年,书院曾被贼寇所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陈亹与胞兄陈翼同榜中式举人,是漳浦县第一家兄弟同科中举,时称“双桂联芳”。陈天叙长子陈翼重修鸿江书院,讲学教授乡人子弟。成化二年(1466年),陈亹因病乞请归休,回鉴湖故里筑卧云山房徜徉山水颐养天年。并在鸿江书院教授远近学子,培养人才。鸿江书院虽地处偏僻,规模不大,但人才辈出,闻名遐迩。书院当时积书数千卷,是明季当时漳浦辖地(含现在浦、云、诏、东)四大书院之一。在陈亹的推动下,鉴湖文化日臻浓厚,科举鼎盛,与明朝漳浦七都乌石地区、云霄镇同为明初漳浦县文化发达之乡。陈亹、陈奂祖孙均担任过省级行政长官,且政绩卓著,名噪一时,俗称“大坑出布政”。在清朝初顺治年间,政府下令“迁界”,这里成荒芜,书院又被毁。鸿江书院是漳浦鉴湖地区教育的发祥地,已载入史册。
据清康熙《漳浦县志?学校》记载:“鸿江书院,在县东十七都,明洪武中,乡人陈则彝建,授徒讲学,多所造就。正统十二年毁于寇,其子孙重葺之,以教乡子弟,今圯”。 清初迁界,书院废弃,至康熙间修《漳浦县志》时,已倾圯,至今仅存遗址。据载,轧内鸿江书院占地一亩,属明朝书院建筑。在建设富美乡村的今天,轧内村正准备重建鸿江书院,恢复昔日教育辉煌。
由于祖先重视教育,兴办书院,培育人才,轧内村在明清时期成为漳浦县科举仕宦望族,名噪一时,带动佛潭、赤湖、深土、六鳌、湖西、等漳浦东半部的文化发展,在历史上起了文化领头的作用。
轧内村人才辈出,从明朝永乐年间起,科甲连绵不断,曾在明、清朝出了“两布政、四进士、五举人、四贡生、三武科”的科举仕宦乡贤,堪称是漳浦县书香文化之乡。四世陈亹于明朝正统元年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是漳浦县第一位出任地方行政长官之人,载入漳州府志。他著有《梅庵存稿》、《经籍要览》、《镇海文公祠记》、《南诏全城记》等,文章素为世人所推崇。其后家族兴旺,名贤代无间断。著名的有陈奂于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右参议;陈公相于明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温州知府、广西副使。漳州府城内建:“六榜文魁坊”和“四科进士坊”,陈公相名列坊上。他著有《刑部文献考》八卷,载《明史.艺文志》。陈烈于明正德进士,授武进县令。
举人有:
陈翼,明永乐十八年(1420)中式举人;
陈辉,清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写有《咏五湖》等诗。
陈天祚,清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授建宁府学教授。
陈辉,清乾隆三年(1738)举人,写有《鉴湖十六景》诗;
陈国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授汀州府学训导;
贡生有:
陈柬,明成化四年(1468)岁贡;
陈谨,明正德十五年(1520)岁贡;
陈曜金,崇祯八年选贡,选元;
陈有度,崇祯末年岁贡;弟陈允元,字无技,县学生员,从学黄道周。明亡后,皆隐居不仕,事迹载入《福建通志?高士传》。
武科及武职有:
陈万象,清乾隆二十年(1755)武举人。
陈义,清康熙间,授偏抚左营游击,升太原参将。
陈策,广东澄海协标都司佥事。
民国初期,有国民党陆军中将陈岚峰。
陈天叙在鸿江书院任教时,常常在清早到海边一块大石头上欣赏海上旭日东升的壮丽奇观。他也常常蹲在这块大石头上钓鱼,人称“先生石”。距离先生石不到百米处,有一道从天然巨石缝里流出的泉水,甘醇清爽,每呷一口,使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当时天叙先生的儿子陈翼、陈亹等学子在书院读书,每天兄弟总是扛着水桶去取泉水回书院煮饭、泡茶。后来,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陈翼和陈亹同榜中举人,即“兄弟同榜”,当时有“双桂联芳”的美称。陈亹又于明朝正统元年考中进士,在天顺四年(1460年),担任广东布政使,后来人们把这一眼泉水叫“布政泉”。
五、罕见古樟树园
轧内村开社一千多年,唐朝行台驻军在此地开屯建堡,兴“唐化里”,由于地处海边,多飞沙走石,便在今轧内村以及沿海一带种植香樟树来抵御风沙,形成防御林带。由于地理变迁,树木适者生存,至元、明期间,轧内祖先肇基并繁衍,人丁旺盛,对原有樟树林带中枯死进行补植,后代延续,有樟树、有榕树。历经千年风风雨雨,轧内村至今拥有七百多年的古香樟树9棵,集聚在村子东面,还有树龄近三百年的古榕树3棵。古樟树最大的胸径2.8米、最大的树冠覆盖面积近2亩、最高约25米。古榕树最大的胸径2米、树冠2.2亩。成片的古树长在贫瘠的沙土中,叶茂根深,盘根错节,髯须飘然,老树新枝,焕发新容,令人叹为观止!
最为神奇的是人称“樟抱榕”的樟榕一体老树。樟树枝干粗壮,格外挺拔,在离地面约三米的樟树分岔处长出一棵榕树,伸出了两条粗粗的根,深深地扎进土地里。榕树紧紧依偎在樟树上,长得枝繁叶茂。当地人形象地称这两棵树是夫妻树,雅称“樟榕合璧”,它们一起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而相互厮守。当地的年轻情侣结婚前会牵手来到树下拍照,许下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的美好愿望。近年来有环球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这棵罕见的奇树。
走进古樟树群,人们总可以闻到一阵阵清香。樟树的香味可驱除蚊虫,炎热的夏天,树阴下清新凉爽,又没有蚊子,真是人们理想的纳凉之所、真是享受生活的天然氧吧。古树、渔村、大海、沙滩,和古老的燕尾厝民居,构成一幅生态家园的梦幻般美景!
轧内千年古樟树园占地8亩,形成国内罕见的古树奇观,大批游客观赏,皆叹为观止!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珍贵的篇章墨宝,如:陈志平《轧内古樟园》“风吼沙飞瓦砾崩,千樟拱秀矗丘垄。擎天绿伞垂丝带,雀舞盘虬画屏中。”
六、大量传统建筑
轧内村,开基村社时间上千年,现留下大量宗祠建筑群、庙宇和古民居,建筑时间大都属于明清时代。古宗祠有18座,建筑面积5996.4平方米,占地16亩;古民居有170多座,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15亩。
轧内村宗祠、庙宇建筑特点有三进、也有两进和单进,土木结构。墙体是三合土夯筑而成,圆木柱、木梁,硬山顶,双燕尾脊,白墙红瓦。大门前做一字长廊,明间内收,作凹窝式,木镂花雌虎窗,青石门枕石,檐柱有透雕图案。古民居呈长方形,为三间二伸手,四翚、六壁等闽南传统民居代表性建筑,土木结构,红瓦白墙,屋顶燕尾高翘,富有地方特色。现代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贴瓷砖。一幢幢高楼林立,美仑美奂。
传统建筑代表有轧内陈氏家庙、都督府第、玄天上帝庙。
陈氏家庙是漳浦,以及平和、广东、台湾等地唐太子太傅派系鉴湖陈氏的总祠堂。家庙位于轧内自然村,祠堂北向,正对鉴湖,占地1286平方米,建筑面积702平方米。以门厅、天井庑廊,正堂,后院,后堂组成,宽18米,纵深39米。墙体三合土夯筑,三进土木结构。大门联书:鉴尊诸祖列宗德业辉煌奕世衣冠荣梓里,湖纳洪流细水绿波潋滟三山灵秀挹祠堂。明间后进置祖公龛,主祀史修祖,梁枋间悬有陈氏家庙、进士、经魁、兄弟同榜、父子奏功、武魁、英猷克矢、陆军中将等匾额。院墙右侧嵌有清道光八年重修祠堂捐资名录碑二方。陈氏家庙大埕上保留了三块形态奇特的花岗岩石,还有石马、石狮、石人等。其中有一块天然石头形似古代官帽的纱帽石,被称为鉴湖十六景之一的“乌纱启瑞”;一块形似娘伞的石头,称为“娘伞呈祥”。这两块奇石景观是鉴湖陈氏子孙代代出仕的象征。
大坑陈氏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正统成化间有过扩充,明中晚期重修,清迁界时被毁,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道光六年(1826)维修,1915年又修,1981年至1989年进行了一次耗时八年的大修。
2011年3月24日,经漳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浦政综(2011)38号)。保护范围:大坑陈氏鉴湖堂北80米,东、西、南各30米。
都督府第,为清康熙年间山西太原参将左都督陈元义所建。陈元义系漳浦轧内村人,俗名乾老爷,年轻时与漳浦蓝理、蓝溪三人结为拜把兄弟,于康熙二十二年随施琅将军攻打台湾。陈元义初期作为先锋蓝理的旗牌将,在攻取台南城时,因陈元义“举旗攻破台南城”而立首功,官至左营游击,攻台大捷后,康熙皇帝封陈元义为山西太原参将左都督,诰封为荣禄大夫,御赐“英猷克矢”匾额(现挂在鉴湖陈氏家庙)。陈元义回乡重修鉴湖陈氏家庙,并在住地径口社建三进宗祠。宗祠座西南朝东北,背靠官帽石,面向鉴湖,风格为鉴湖大坑的燕尾厝。现都督祠尚保存完好,大埕内有一株香柏古树,独具特色。古柏曾因台风而倾倒,在离根部约三米处再伸根植入土壤,长出枝干,现在古柏有两个根部,历尽风雨,逆境重生,郁郁苍苍。都督祠、古香柏都有三百三十年的历史。
玄天上帝庙位于轧内村的南侧,坐北向南。庙宇座落在一蛇形石上,庙门朝向岩坑山的一龟形石,因玄天上帝“左脚踩龟、右脚踩蛇、手执七星剑”,所以庙宇地理位置十分奇特玄妙,堪称“四方揽胜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庙原为明弘治辛亥年(1491年)十月本乡陈奂在山西总督军饷的任上奉旨调任贵州布政使司右参议时,从湖北武当山取檀木及炉金回乡,描绘圣像,于壬子年(1492年)聘请民间著名雕塑艺人泥塑大尊玄天上帝、剑使(蛇将)和印使(龟将);木雕两尊玄天上帝做为奉祀。并配祀观音佛祖、注生娘娘(俗称注生妈)等一系列神像,当时建一座单进庙宇,以供民众敬奉,距今有五百二十二年。
庙里悬挂“武当行祠”匾额一个,相传是陈公相的学生——万历癸未(1583年)进士、尚书叶向高及大学时李九五两孪生兄弟亲笔所题的,至今430年,已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对象。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更有地方才人为庙作联一对,堪称绝妙:武当得道施民实德普,行祠广护万众承惠照。
1988年5月被列为佛昙镇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重视和保护。2011年,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倡议下,在轧内、后许两村村委会的配合支持下,重新改建庙宇。由原来的单进改为前后相连通的两进结构,并拓宽2米多。现在,玄天上帝公庙以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雕梁画栋、高脊飞檐、气魄非凡,宏伟壮观。
轧内行政村的核心村社——轧内,一条东西向的主道路,由东及西,长一公里,两旁坐落古宗祠、古民居。古民居整齐排列,形成南北向的条条巷道,平行排列,雨水排入鉴湖、小溪,向东流入东海。
七、漳浦荔枝源地
轧内四世陈亹,生于明初建文年间,卒于1478年,字尚勉,号梅庵。明漳浦十七都轧内社人。陈亹出身书香门第,永乐十八年(1420年)中式举人,正统元年(1436年)登进士。曾任户部广东清吏司、江西清吏司主事,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天顺四年(1460年)升广东布政使,为漳浦县历史上出任省级行政长官第一人。
陈亹在外为官,心系家乡,热心祖地鉴湖及漳浦的公益事业,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从广东引进荔枝良种,为漳浦良种荔枝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漳浦种植荔枝始于北宋时代,但品种较差,且都采用有性繁殖,品种多变,果质低劣。陈亹在广东任上,发现广东乌叶和金钟荔枝品种十分优良,且繁殖种苗采用无性繁殖的技术(即“高压苗”),品种长久不会变异,便让六弟陈环船运荔枝苗回家乡种植。康熙《漳浦县志》卷四“风土篇”有记载:“荔枝,有四月熟者曰火山,有五月熟者,有六月熟者,其种不一,以绿荷包为胜,叶冬青,亦名乌叶子。此种乃邑陈亹任广东布政使时移来,船中避风日,以绿荷护之,故名,旧植鉴湖最胜。南海荔,即金钟,亦陈亹携来。”陈亹从广东带回的荔枝品种有绿荷包(乌叶子)、金钟、早吃仔三种。带回的良种荔枝苗首先在鉴湖地区和下黄、赤水一带种植,以后逐渐传遍全县。大坑因靠近海边,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宜荔枝的生长,至今少有荔枝,只有田坪社幸存一棵,有550年树龄。现在保留、发展荔枝最好的是旧镇的乌石。原因是乌石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最适宜荔枝栽培;且乌石与轧内村连续几代人结为姻亲,关系十分亲密,乌石人较早就种植了陈亹从广东引进的荔枝良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荔枝的生长,得以大量种植,从此,乌石便成为漳浦荔枝的著名产地。
八、民俗文化遗产
(一)民间艺术“绝活世家”。 千年古村轧内,历史悠久,人文鼎盛,闽南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令人称奇的事,漳浦县轧内村陈木火一家7口人,人人都有一手绝活,曾参加福建电视台“F4-绝活大比拼”,星光大道,赴台湾专场演出。走进陈木火的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民间乐器让人目不暇接:二胡、月琴、大广弦、竹箫、笛子、竹管、锣、钹、大鼓、唢呐等,十八般兵器一字排开。一个普通农家,人人至少有一项绝活。长子陈辉平善弹月琴,三子陈平山擅吹竹管。特别是次子陈忠平,九岁时就学会了用鼻子吹笛子,比父亲会用鼻子吹唢呐的年龄还小,现已掌握了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女儿陈月珠从小喜欢芗剧和掌上木偶,是杨胜大师的第三代传人,她还自办了佛昙镇石门木偶剧团,经常在漳州各地广为演出,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赞誉。孙子陈泽毅、孙女陈艺凤也在这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传承了祖辈和父辈的艺术基因和绝活。
每到傍晚或闲暇时,陈木火一家人总是围坐在院子里各显神通,自得其乐。他们一年中要到各地表演数十场,给乡亲们带来欢乐。纯朴的民俗文化,让农村的群众享受到精致的文化大餐,陶冶了情操,看过节目的人均啧啧称奇。轧内村绝活世家的继承人是陈忠平,将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二)玄天上帝巡安,村社抬神跳火民俗。每逢农历正月初六、初七、初八三日,轧内村从古至今延续玄天上帝巡安活动。轧内、径口、楼仔头三个村社轮流迎请玄天上帝庙的众神出巡本社家家户户,每自然村安排一天。当天,由自然村组织一年来新婚的男青年抬神尊,每四人抬一顶轿,轿中端坐神尊,往社落巡安。一路上,家家户户在门口、路口用稻草、麦秆燃起火堆,青年抬神跳火堆。鼓励火堆烧得越旺越好,新婚青年抬神跳过的火堆越多越好,意为后代子孙越旺。
(三)三月初三上帝公诞辰民俗。每年三月初三日,轧内村玄天上帝公庙举行上帝公圣诞庆典活动,善信们上庙行愿,香烟萦绕,家家户户做“红龟粿”,夜间演歌仔戏、潮剧,热闹非凡。
(四)端午节龙舟文化节。每年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轧内村、后许村组织村民在农历五月初七、初八在家乡的鉴湖举行龙舟赛,热火朝天。现在这一传统古村,已拥有华丽的龙舟十艘。
九、奇石精美灵秀
轧内村,属沿海丘陵地貌,辖内耸立着许多小山,环抱鉴湖,山上、湖边、三公里的海岸线上,有许多花岗岩,形状奇特,精美灵秀,引人遐想。除十六胜景外,还有许多命名已久的石头景观,如:“大圣讲坛”、“石鳌啸天”、“大狮王”、“风动石”、“生命之门”等等。
十、传统产业齐全
在轧内村,传统产业原以水稻、小麦、花生、番薯、黄豆、蔬菜种植为主,果树以荔枝、龙眼、桃、李为主。现在,农业以种植芦笋、红萝卜、大葱等蔬菜为主。水产养殖业和加工业已成为全村的经济支柱。品种有:海带、紫菜、鲍鱼、虾、鱼、河豚。捕捞业有海滩拉网和远洋捕捞。轧内能工巧匠众多,有一家石绘工厂,两家手工刻字工艺作坊;一个用竹篾编制斗笠世家;有几个专门从事木雕和宗祠建筑的传统木匠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