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沿途风和雨 富美乡村入梦来——
记漳州市南靖县坪埔村党支部书记张发明
2019-08-27 16:10:41??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
村道整洁、小溪潺潺,苗木翠绿、花朵绽放。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坪埔村,犹如镶嵌在深山里的一颗明珠,让人来了就“醉”了。这田园牧歌式的富美乡村背后,有一个忙碌的背影,他就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党代表、美丽乡村带头人,龙山镇坪埔村党支部书记张发明。 村庄“洗洗脸”,坪埔焕新颜。“我们村是南安移民村,1972年我们刚到这边的时候环境艰苦,全村1100多人、耕地面积不到800亩,但是我们能吃苦、敢拼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村里人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坪埔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3%,生态环境好是我们的招牌”。2012年,坪埔村被省移民局确定为“省级库区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张发明抓住机遇,奔跑于相关部门之间协调各个项目的落地实施。他不但主持整治工作的大局,还亲自整理收集每户立面装修的资料档案,成为全省在“房屋立面装修”项目内业资料收集方面的典范,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坪埔村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突出重点,按照“一清、二梳、三修、四配、五绿、六管”的要求,因地制宜,坚持“面子”、“里子”两手抓,有序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张发明说,“一清”主要是清除残垣断壁,还有旱厕、猪圈,还有废弃的旧房子,我们总共清除了2万多平方米;“二梳”就是梳理管线,广电、电信这些(线路)做到横平竖直;“三修”就是配套装修,像裸房整治、房屋“平改坡”;“四配”就是完善房前屋后的路面水泥硬化,还有路灯这些配套设施;“五绿”就是绿化、美化、亮化,整村路灯有256盏,绿化总面积有两万多平方米;“六管”就是成立卫生管理机制。“现在村里路平了,房新了,花多了,走到哪里都像进了小公园。亲戚朋友来了都夸我们村里一天一个样,越变越漂亮了。” 转型谋出路,村庄“美又富”。牛圈猪圈拆了,环境美了,如何引领村民转型寻求出路,成了张发明面前的当务之急。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在村里能人的引领带动下,400多名村民勇敢地“走出去”,近者到南靖县城、漳州、泉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远者到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从事建筑安装行业。目前村里已组建了16支施工队,年创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留守”的村民出路在哪里?张发明经过和村干部、村民反复沟通、商讨,外出学习经验后,达成共识:要构筑立体发展的高优农业格局。2014年,以台湾农友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落户坪埔村为契机,张发明乘势而上,发动广大群众种植高优农业。发展高优农业,给坪埔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13000多元提高到38000多元。有些村民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张发明还注重发挥外出乡贤的作用,推行外引内联模式,积极引进路虎小镇旗舰体验中心项目,每年新增就业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120多万元。 四带四强化,党群是一家。“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养。”张发明始终把支部建设和发挥支部作用作为首要大事抓实抓好。近年来,坪埔村突出“党建+”模式,推行“四带四强化”工作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即:支部带领,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员“一旬一串门”活动,每名党员分别联系10至15户群众,公开承诺“有事找党员”,做到“无事常登门、有事必到访”,开通党员联系群众“直通车”,常态化解决群众问题。创新党员荣誉积分卡制度,以日常积分、奖分和扣分的形式,动态考核党员履行义务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党员带头,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以香蕉、蔬菜、花卉、苗木等为重点的高优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将全村土地划分4个产业功能区,由党员经济能人带头领种、分区引导,实行“党员+协会+农户”抱团发展模式,目前高优农业占51.2%。推行外引内联模式,积极引进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路虎小镇旗舰体验中心项目,每年新增就业2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120多万元。机制带动,强化乡村旅居建设。建立党员“三带头”机制,全村共清除不协调建筑2.3万平方米,全部实现“零赔偿和谐拆迁”。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将全村卫生垃圾整体打包,与专业保洁公司合作,做到户分类、村转运、镇处理,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规范村民,做到“门前三包”。文化带创,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投入90多万元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朝嘉庆年间的崇兴楼(八卦楼)进行修缮,建成龙山镇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投入60多万元,提升移民休闲公园,增加党建、乡村振兴、习语、家风家训等宣传内容,打造“党建+生态”主题公园。建成乡村讲堂、乡村图书室、乡贤理事会、和谐乡村促进会、红白理事会、女子说唱队等,带动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 2018年坪埔村村财收入1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1580元,森林覆盖率达到83%,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约11个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库区移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省级生态文化村”、“全省十佳小康库区村”、“市级富美乡村示范村”。 ?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