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当“道德判官”么?
www.fjnet.cn?2009-11-14 09:43? 于立生?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
其实,一个人的人格状况如何,归根结底是一种道德范畴评价;而道德,是重在自律而非他律的。而上海交大的拟给毕业生发“人格证书”———不难想见这“人格证书”可能会对就业等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强化他律的意味也就呼之欲出,而与道德重在自律的本质是在渐行渐远……属“剑走偏锋”了。
设若一个学生给评为人格“不合格”,那还真不啻是在道德上给宣判了“死刑”。这也令人想起晋代周处“浪子回头金不换”、三国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大学生无疑还涉世未深,尚未正式踏足社会,要走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即便谁曾有过什么道德瑕疵,也有民谚曰:“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而上海交大的拟给毕业生发“人格证书”———判人人格“等级”,无疑是看问题的“发展的眼光”缺失,是在“门缝里把人看扁”,甚至涉嫌在要“一棍子把人打死”。
既然如前所述大学教育宗旨之一在学生独立健全、人格之塑造,那么又当是如何塑造呢?我想起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组织“进德会”,会员分三种,甲种“不嫖,不赌,不纳妾。”,乙种加两戒,丙种再加三戒,既照顾到“芸芸众生”个体的差异性,又是否入会悉听尊便,虽“公定罚章”而不入者概不受限,说白了,也就是一句话:“身正为范”;而绝不是既勉为其难、又高高在上的做起那“道德判官”。
相关新闻
- 2009-11-12“人格证书”还是洗洗睡吧
- 2009-11-12“人格证书”的分裂症断想
- 2009-11-12“人格证书”是在“绑架”学生
- 2009-11-12人格证书
- 2009-11-12为学生颁发“人格证书”纯属多余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