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三鹿”死了,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www.fjnet.cn?2009-12-12 08:50? 李万友?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 “三鹿”死了,彻底死了!三聚氰胺阴魂不散?没错,刚看到的新闻,让我们见识了三聚氰胺奶粉死灰复燃。自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被查处后仅过了1年多,陕西金桥乳业自触禁区,将5吨三聚氰胺奶粉重新包装后销售到广西,近日,陕西金桥乳业被查处。(12月11日《华商报》)
  
  三聚氰胺竟还活着,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却不得不相信的可怕事实!但于我而言,却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上月和朋友聚餐时谈到制度问题,我就举例坦言,如果不修补制度缺陷和漏洞,三聚氰胺毒奶粉照样会卷土重来。如今果不出所料,这倒不是说本人有“先知先觉”,而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实让人放心不下,说白了,是制度缺陷和漏洞留下后患。
  
  一年前,三聚氰胺一石激起千层浪,闹得沸沸扬扬,搅得人们心神不宁,甚至危及整个乳品行业,人们纷纷对乳品普遍“不感冒”,多数乳品企业走到命悬一线地步,而“三鹿”也死得罪有应得,有关人员被绳之以法并受到法律的严惩,重要的是,三鹿未寒的尸骨无时不在敲着警钟。可以说,这样的查处不可谓不严厉,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警示不可谓无处不在,三聚氰胺本该寿终正寝。
  
  应该说,“三鹿”之殇,尚未完全抚平,实质上也难以抚平,三聚氰胺不会这么快就卷土重来。而善良的人们更是迅速调整心态作出了拯救乳品企业,大胆喝奶的拳拳壮举,也相信国家有能力让民众喝上放心奶。但现实的残酷再次告诫善良的人们——你们又一次被黑心企业所蒙骗——泾阳县金桥乳业的五吨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这个爆炸式的消息,无疑让刚刚树立起来的信心又一次被折腰,使这个寒冷的冬日徒增不少寒意。
  
  受“三鹿”之影响,人们早已闻“三聚氰胺”之色变。余扰犹存,困惑尚未完全消除,不再需要三鹿七百吨那样强烈的震撼,就算一丁点儿三聚氰胺也足以引发震惊。5吨可不是个小数目,其影响不亚于三鹿,想必对人们的伤害亦如此。所以,我们不得不追问: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是不是我们的乳品企业没能从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整个乳品行业还没做到真正的痛定思痛?一系列的监管部门还没懂得和学会尽职尽责?
  
  本以为,这些追问是不该的、多余的,可三聚氰胺阴魂不散,又说明是必要的,也足以说明不良乳品企业还没能从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乳品行业也没能真正做到痛定思痛,监管部门仍然没有尽职尽责。
  
  该销毁的没销毁,怎么封存的,怎么统计的,怎么监督销毁的,这是不是没有销毁的总数,还有没有潜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三聚氰胺”后时代又是如何监管的?我们虽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得到:有企业敢拿“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的问题奶粉重新包装上市,也就意味着有企业还敢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确切地说,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免不了要担心,有后怕。毕竟,任何监管疏忽或闪失,就有便利可钻,逐利的商人正求之不得呢,又怎会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封存如同儿戏,可以让商家轻易接触已经封存的问题奶粉,以至于让其调包抽检为合格,还能说尽到职责了吗?这样的监管又如何让人放心得下?该谴责甚至是唾弃黑心企业,绳之以法自然也不在话下,但监管失职、渎职不能不问不管,更要一查到底,问责追究到底,不管涉及什么人员,也不管其级别如何,才可能服众。
  
  当然,每一次食品安全事故或事件的背后,总能找到或大或小的监管问题,而监管问题又总会牵出或多或少的制度问题。如果只严惩违法人员,失职、渎职工作人员,监管土壤依旧,还是不能防患于未然。基于此,还有必要对所有奶制品来一次非常全面的“开胸验肺”,更有必要查找和修补改善制度大坝。一是为加强监管,警示企业;二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总比坐等问题出现了再来解决要好;三是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才是硬道理。否则,阴魂不散的三聚氰胺照样还会卷土重来。
责任编辑:黄水来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