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拆弹部队》反映的不是人性是冷血
www.fjnet.cn?2010-03-16 10:40? 窦含章?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第82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已经在柯达剧院落下帷幕,可围绕本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拆弹部队》的争议却并未结束。许多影迷对这部北美票房仅1470万 美元的小制作电影能够战胜全球票房高达25亿美元的《阿凡达》感到不可思议。一些评论称《拆弹部队》是 用“人性”赢得奥斯卡,著名导演陆川也让为《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奖是人性的胜利。

可在我看来,《拆弹部队》反映的不是人性,而且处处透着冷血。这样一部视角狭隘的电影获得最佳影片,本身就是奥斯卡的失败。

奥斯卡奖之所以能够获得世界级的影响力,与获奖影片较高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和演员水平分不开,同时也与获奖影片所反映的思想性分不开。纵观历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不管是反映黑暗社会现实的《老无所依》、《辛德勒名单》、《教父》,还是充满阳光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阿甘正传》,这些影片在带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引发观众思考,有的为观众提供价值尺度,有的则不作评判,让观众自己进行价值判断。

那么,《拆弹部队》带给观众的是什么呢?它让观众看到了伊拉克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美国大兵的英勇善战,看到了美国大兵充满人性的一面,但问题是,这部影片的拍摄完全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拯救者的视角,不管战争的起因、目的和伊拉克人民的痛苦,一味展现美国大兵的崇高精神。

更糟糕的是,这部影片居然从头至尾都在暗示,在伊拉克战争中误杀平民是可以理解的。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