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给“医生公信力滑坡” 把把脉
www.fjnet.cn?2011-05-06 19:06? 吴帅?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不久前,《瞭望》周刊等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受访者认为最不诚信的五大行业中,医药卫生诚信度最低。对此,今天一篇评论文章指出,这说明,医生的公信力严重滑坡,医患之间的信任日益脆弱。作者认为,政府应明确公立医院的定位,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使其摆脱创收冲动,把维护患者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同时,大幅提高劳务技术价值,增加医生的阳光收入,使其凭借医术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在此前提下,政府可以严格监管医生的行为。对于收红包、吃回扣医生,一律吊销执照或者绳之以法。(5月5日《人民日报》)

医生为何公信力滑坡?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认为,医生不再值得尊敬和信任,因为他们成为了医药公司及医药代表的金钱俘虏,或者是为医院创收的业务员,所以为了诱导你进行特殊的消费,医生们就有可能做不到从客观及专业的立场来提供医疗服务,比如夸大病情,诱导病人进行过度消费,让就医者负担加重。长期以往,纸终究包不住火,这样的丑闻事件一次次被越来越发达的媒体曝光后,“白衣天使”的光环就逐渐褪去,没有更低,因为已经最低。

一直以来,为什么在打击医药腐败这件事情上,越打击越治理越泛滥?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放过了行贿的药企,只抓几个医生作为替罪羊就了事。这样的治理不但治不了本,甚至连标也治不了,所以公众才会看见一波波的回扣门事件此起彼伏,令人有审丑疲劳之感。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在药企行贿医生这件事情上,一些发达国家可能很较真。在09年,美国国际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因采取贿赂医生等非法手段营销药品,被当地政府指控有罪,最后被判交纳总额为23亿美元的罚款,媒体认为,此举向所有非法营销产品的制药企业发出了警告。在今年,美国另一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因涉嫌在海外多国凭借贿赂、回扣手段换取签订售药合同遭起诉,最后向美国执法和监管机构缴纳7000万美元,以达成和解。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强调,强生公司挨罚,表明“任何通过腐败(途径)获取的竞争优势都是幻想”。

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扭转这种现实,重建医者公信。当下,除了加大对医生的监管外,很关键的一件事情是,必须对药企行贿行为进行严格的定义和整顿,禁止这种非法营销药物的行为。比如,首先,政府就应该尽快立法颁布一份阳光法案,要求在未来几年内,所有的医药企业必须公开他们支付给医院及医生的费用,让隐藏的回扣行为“见光死”。其次,对医药企业的行贿行为,可以效仿发达国家,开出天价罚单,让违规的企业违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所得,才足以起到真正的震慑力。最后,在行贿及受贿的行为定性上,还应该更具体化和细则化。

正因为我们一直缺少这样一部让正直的药企及医生们受益,获得保护的阳光法案,才导致了药企及医院,医生们利益纠葛变态缠绕,药企必须依靠公关和腐败来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所以他们往往愿意往医院及医生身上投入更多的养医成本,在这种诱惑和潜规则无处不在发力的环境下,医生们就很容易被“回扣”杀伤,长此以往,也令整个职业群体为之染黑。以药养医像颗恶性肿瘤一样,不断吞噬着行业的公信力,政府应该尽快动大手术对之进行病灶切割,让“机体”重新获得健康。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