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救命药”缺的不是货而是缺心

www.fjnet.cn?2011-09-19 21:44? 熊传东?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第三,“药荒”绑架公众,“药市”逼宫政府。“救命药”玩停产、玩减产、玩短命、玩变脸、玩失踪、玩缺货。药企玩转了“救命药”,药企其目的只有一个——制造“救命药荒”绑架公众利益,“逼宫”相关部门。借助“救命药”市场紧缺局势,坐收另一种渔人之利。另一种怪象值得警惕,“救命药”市场正“荒”时,也正是黑市最“忙”时,医疗机构及患者无奈之下到黑市中去购买高价药,但高价的“救命药”源头来源于同一个药企,他们是利益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斩断“救命药”这条“黑色利益链”,“救命药”市场才得以恢复平静。

第四,“救治”建立预警,“药业”联网监控。“救命药”出现全国性供应紧张,也暴露出此类“孤药”生产波动给临床用药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种手术必备的药,只有一家企业生产,且没有替代品,如果企业真的停产,其安全风险不容小觑,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临床紧缺药品的生产供应。“救命药”短缺问题更深层次折射出公共卫生监管体系残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生产、销售者有钱赚。只有这样,才能让“鱼精蛋白”等“好用价廉药”起死回生,才能预防更多“老药”重蹈覆辙。如果价格合理,企业为了一己之力而制造人为短缺,有关部门就要追求责。

第五,“救命”大于利益,“保护”重于泰山。在“救命药荒”面前,相关组织和责任单位只有“联手”,站在公众的立场,启动预设的紧急预案,设法第一时间打破药物生产销售垄断局面。更重要的是,源头抓管理:一是应出台政策,保护“救命药”生产药企;二是合理利用市场杠杆调节,做好预警防范工作;三是开放市场,允许医院引进国外同类产品;四是应尊重市场规律,重新评估拟定新的市场价格;五是保障“救命药”的“救命源”,即价格;六是给药企创造合理的利润空间;七是吸引更多药企参与“救命药”的生产;八是打破“救命药”的垄断局面。

近年来,类似“救命药”断货的事件不断发生,却未能纳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范围,更未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可以说,“救命药全国性缺货”事件,暴露出了我国药企只顾追求利益而自身道德与良知的缺失,暴露出了相关组织和责任单位工作的失职与不作为;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重大疏漏;暴露出了国家医疗求助和生命保护等管理机制的弊端……一连串的“暴露”在不断地质问我们的药企,在不断地追问我们的医院,在不断地拷问我们的政府。

“救命药全国性缺货”是一堂生动而鲜活的生命求助与健康保障的“应急课”、“管理课”、“责任课”、“道德课”、“良心课”和“哲学课”。我们的药企要反思,我们的医院要反悟,我们的政府要反省。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