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一纸讨伐檄文难敌教育太极手

www.fjnet.cn?2012-04-12 10:24? 郭  鑫?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4月11日 扬子晚报)

如同小学生绘《斗妈大全》,中学生集体烧书一样,此次学生发表讨伐檄文,也被视为对现行应试教育、家庭教育模式的一次“造反”。与公众和舆论群情振奋,击掌叫好相比,教育部门显得平静而低调,不急不怒,让人感觉拳头打到了棉花上。

面对这一近乎“砸场子”的行为,当事学校不可能完全不理不睬,没有态度。学校认为该学生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做出只批评不处分的决定。但对于教育体制却未见反思。这个结果显然跟学生的诉求和公众的期望南辕北辙,有相当的差距。

学校此举或许是想展示自己的宽容和大度,但却偏离了问题的主旨,有误导公众和舆论之嫌。在对待这件事上,学校有攻有守。对学生调换演讲稿,抨击教育制度的具体行为,学校主动进攻,指摘学生违反校纪,言辞不当。而对于演讲稿的所提到的教育弊端,学校则选择了守势,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不接招,看似无招却胜有招。教育部门通过大耍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化百炼钢成为绕指柔。

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应试教育控诉不理不睬,是一种僵化思维和霸道作风,但也体现了某种自信。而这种自信源于教育体制的撑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虽然应试教育的弊端世人所共见,但目前的教育体制并没有从实质上进行回应。偶有的小改小动,除了应付舆论讨伐外,难以撼动应试教育的根基。分数、升学率依旧是教育的核心。而家长和社会虽对孩子的重负表示出怜悯,但出于对孩子未来和前途的考虑,逼迫孩子补习,严促孩子学习,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应试教育的“帮凶”。

正因为有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撑腰,教育部门才有“你骂你的,我教我”的自信,才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余地。社会的讨伐和学生的“造反”虽然激烈,但范围尚小,动静不大,犹如一粒石子投入湖中,难以激起多大的波澜。

学生“造反”属于“底层创新”,作用重要,但推动力不够,难以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整体向前。这还需要教育部门的反思和觉悟,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顶层设计”。只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与“自下而上”的“底层创新”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才可能把教育从应试的轨道上扳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