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莫将高学历与高待遇划等号

www.fjnet.cn?2012-10-17 15:45?

曾  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优酷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据调查,这个视频的主人公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苗父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10月17日中国青年网)

每每报出高学历毕业生未能有高待遇就业,“读书无用论”总会死灰复燃般的成为“只是改变命运”的反证。与之前报道的《北大毕业生未当上省长月薪八千元,其父觉着丢脸》仿佛一个模子刻出的悲剧再一次发生,“农民研究生”成为了这个时代对“教育产出”高期待的产物,更是这个时代的悲伤缩影。

作为村子有史以来的第一名研究生,当事人苗卫芳的高学历自然而然的被附上不同于常人的发展标准。起码在村里人的眼里,他毕业后肯定能够有一个体面光彩的工作,即使不是很体面,也绝不可能落得报道中的“最坏的结局”——回家种地。一心想跳出农门的农村人,承受着几十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读书成为一个最佳的改变途径。

期待越高,失望也越高。对研究生学历的高期待值之下,人们早已将高学历和高待遇工作划上了等号。为此衍生着中国教育之后的一系列怪相:认为北大的学生应该去当市长、省长,或有教授认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或对大学生下基层也冷眼相对,高压之下,大学教育也畸形化发展,逐渐成为公众诟病的对象。

譬如“农民研究生”的例子绝非孤例,这只是当下社会结构下的中国教育结果。无意怪罪望子成龙的可怜父母心,但摆正对儿女的就业观至关重要。牢记“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兴”的现实桥段,矫正高学历对应高待遇的以为然,社会多一份理解,少几丝浮躁,调整社会结构和就业帮扶。唯有如斯,方能杜绝类似悲剧再度发生。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