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以爱的名义让爱无限放大

www.fjnet.cn?2012-11-15 16:57? 郭喜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爱是无私的,爱是透明的,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晶莹剔透的能映照出所有的真善美,以及所有的假丑恶。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那是一种心灵的纯洁,一种灵魂的感恩与塑造;学生对于老师的回眸,是那一双双心灵的窗户,他们那红扑扑的小脸蛋,犹如早上东边的那一轮鲜红的朝阳。

这些鲜明而生动的形象,都源于两个80后支教老师,是他们在自己新婚前的一种特殊的爱之奉献。据中国青年报11月14日报道,不买房子,没有汽车,甚至也没有特别的求婚仪式,两个因去贵州山区支教而相识的80后年轻人要结婚了。他们要将“红包”变成520套冬季校服,送给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可当他们再次回到山区时,那里的乡亲们却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于李的美丽神话。爱终究就是美好的,给人一个笑脸,就给人一种尊敬;给人一种无私的援助,就是给他人的生活增添了一道美丽的人生风景。

到边远地区支教。原本已经是学雷锋做好事,在没有什么丰厚待遇的情况下,他们再把准备结婚的礼金52000多元捐献出来,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老子》中曰:“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其意是,要保持厚道,不要刻薄;要保持朴实,不要浮华。他们一心想着那些山区的孩子,唯独不多考虑自己。他们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今天,实在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崇高。

喜酒还没摆,新人陈华信和吴文苑已经计划好了“红包”的用途。这对刚刚领取结婚证的广东小夫妻早就决定,用结婚收到的礼金购买新年礼物,送给贵州和广西山区3所小学的孩子们。如果一切顺利,这份礼物,将会是520套冬季校服,每套100元。数字“520”则象征着“我爱你”。这份特殊的“浪漫”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事实上,阿信和文苑正是因大学时共同去贵州省大方县油杉小学支教而相识。“520套冬衣,为庆祝也为感恩。”他们在微博上写道。阿信附上了他创办的支教助学公益组织银行账号,期待有更多人加入,募捐的截止日期是12月2日婚礼当天。“明年元旦就回贵州发放我们募捐来的衣服。”文苑表示,那就是他们的蜜月之旅。截至11月12日,这场网友口中“最美的婚礼”已经收到1万多元“红包”,可以购买180多套冬季校服。11月2日,这对情侣登记结婚。一天晚上睡前聊天时,他们商量着,可以用“红包”购买冬季校服,作为新年礼物,让孩子们的小手不再被冻伤,也不用再背着煤去上学。他们能把自己支教的那些学生冷暖考虑的如此周到细致,这是好样的。看到他们如此感人的事迹,谁能说80没有责任担当,谁说他们只会依靠父母?他们不仅勇于和敢于担当,而且非常有条不紊。

由此可见,年轻不熟没有主见,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80自己的父母们自己手里的那一根放风筝的线儿拽的太紧,太紧。恐怕从自己手中挣脱掉,恐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什么委屈。然而,他们却忘了自己曾经的成长经历。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们对我们什么都能放开,让我们撒着欢儿成长,我们那时却还嫌父母放得不够自由。面对这两个敢于和勇于担当的年轻情侣支教老师,不由得就想到了我们曾经的过去和自由。说明我们对80后的这些孩子过于宠爱和溺爱,而非孩子们不能生活自理。

记得《韩非子·喻老》中曰:“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意思是说,人的意志的最艰难的地方,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的弱点。这是我们的先人具有哲学意味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太有意义了。古代圣人们也想不到,两千多年后他们还会给我们当老师。

新婚第二天,阿信和文苑就回到了油杉河村。阿信想在那里拍摄结婚照,给孩子们发喜糖。这对新人并没有想到,在结束拍摄回到学校后,他们得到了“高规格”的迎接,学生家长们自发操办了婚庆的酒席。女人钻进厨房,切菜炖鸡,男人端起白酒,点起鞭炮。教室里的课桌被临时“征用”,在场院里被拼成4个大桌。全村来了100多人,从下午5点到晚上8点,足足吃了4轮流水席。当雾气散去,夜晚来临,他们在山谷里点起烟花。所有人都仰头看着那穿透黑暗的光彩。像传统婚礼上所有的新人一样,新婚夫妇穿着红衣服,挨桌敬酒。一位大叔把“红包”塞进阿信手里,阿信执意拒绝。看着大叔“黑着脸”走掉,阿信赶紧召集老乡“开会”,约定12年是一个轮回,“红包”就包12块钱。有些家长来了把“红包”放下就走。阿信和文苑总共收到3456元。他们两人打算再用这些礼钱给孩子们买些过冬的衣服。在这样贫穷的山村,想不到乡亲们如此厚道,如此重礼仪。这也让两个年轻人播撒的爱的种子有了新的收获。

一个以爱的名义让爱无限放大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无比敬仰和感到那种爱心传递的温暖与圣洁。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