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官员“沉没的声音”同样需要打捞

www.fjnet.cn?2013-03-28 17:38? 曹  林?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改革需要利益相关群体真正的博弈,而博弈的前提是发出声音,作为最大利益相关者的官员群体,不能沉默

谈到官员福利时,很多人都以为,官员花钱可以很随意,有无数公款可以随便用,衣食住行都不用花自己的钱,而且办什么事都可以走后门。但前不久,我在某地讲课时与当地官员交谈,他描述了官员生活的另一个版本:如果没有单位的住房,他的收入在本地买房连首付都付不起;每年春节他都犹豫要不要回家过年,好几次都是带着家人转几趟火车回家的;老家的人觉得他在大城市当处长,应该什么事都能摆平,其实他和其他人一样,孩子上学得求人,老人看病也得求人。

他说自己的收入很低,但如果将家底公之于众,老百姓肯定不会相信——你们公务员怎么可能这么清贫?他说现阶段彻底取消公车肯定不现实,如果政府部门没有公车,打车这么难,大家又要骂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怎么这么低?他一直强调,这些话只能在饭桌上说说。他有一位同事,在饭桌上说的话被媒体写进报道,结果被网民当成“雷人雷语”炮轰,单位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处理了该同事。

常与官员交流,常听到他们讲类似的肺腑之言,并且同样强调“千万别写到报道中”。他们对媒体讲的话,在饭桌上与朋友聊天时讲的话,完全是两套话语体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内容。我相信,饭桌上的聊天,才是他们真正的心里话,而在媒体上讲的,要么是言不由衷的套话,要么是应时应景的官话,要么是迎合公众需要而讲的假话,要么是害怕惹麻烦而讲的永远正确却永远无用的空话废话。很多官员,只在闲聊扯淡时才讲真话,正经公开场合就都不得不装腔作势。

这不是个案,而是很普遍的现象。官员这个群体,貌似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其实很可能是这个社会的沉默者。我们似乎每天都能在各种媒体上听官员们的滔滔不绝,但实际上,那些发言的只是少数领导;更重要的是,在重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下,他们最想说的真话实话,往往无法公开表达出来。

这就形成一种似乎充满矛盾的舆论景象,掌握最多话语权的官员,在喧嚣的公共舆论中,却成了一个沉默的人群。他们看似掌握着各种权力,看似垄断各种表达渠道,却是一个很少能发出自己内心真实声音的群体。正是一种畸形的舆论格局和话语体制,制造了官员话语与权力的失衡。

很多官员不敢说真话,甚至对舆论充满恐惧,关键原因在于,官员手中的权力,使他们在话语表达中处于一种道义上的相对劣势地位。舆论批评官员,他们不能辩护,如果辩护可能会点燃新的舆论火星,甚至被批为“以权势压人”“傲慢对待批评”。在很多时候,官员似乎成了被仇视、被妖魔化的对象,官员身份则在网上成了一个负面标签,无论他们说什么,总有很多人不信。这导致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掌握权力越大的人,似乎越没有公开表达的自由,越只能保持沉默。

当然,也有一些敢说的官员。他们说的是真话,但可能很容易遭到一些舆论的“修理”。甚至有一些官员,因为“说了公众不愿听的实话”,而遭到了讨伐。“说公众不愿听的真话”会两头不讨好,自然会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

官员群体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压力不仅来自舆论,更多来自内部。在很多发达国家,官员能说会道是一种政治优势,会在仕途上获得加分,选民也喜欢善于与民众交流的官员;我们则相反,“会说”多半不是优势,甚至可能是一种劣势。许多人信奉“言多必失”的处世哲学,高谈阔论和张扬,往往都被视为禁忌。寡言是典型的官员形象,公众看到的官员,也大都是“沉默者”。

不过,官员不参与公共讨论,也可能是因为掌权者不屑与民众交流和辩论。很多决策,都可以绕过民意直接实施;很多改革,没有官方认可就难以推进。因为官方与民间并没有平等的身份。当公众批评官场不公开透明时,你听过官员的辩护吗?没有。当公众批评公车私用时,你听过有谁站出来参与讨论吗?没有。官方掌握决断权,讨论变成了一种民间单方的抱怨,你批评你的,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常把官员看成一个整体,其实,官员内部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岂能用同一个标签?很多基层官员,有一肚子的苦水想倒,有很多意见想表达,可他们的声音常常淹没在舆论对公务员形象的刻板认知中。作为权力阶层中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常被误读为“强者”。

改革需要利益相关群体真正的博弈,而博弈的前提是发出声音,每一个“沉没的声音”都需要打捞。但是,在当前失衡的舆论格局中,同样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官员群体,却仿佛是一群缺席辩论与博弈的沉默者。在机构改革、公车改革等问题上,都无法听到他们真正的意见表达,刻板印象依然左右人们的认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