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别戴“有色眼镜”看小慈善家

2014-11-12 09:04:16?韩品丹?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为帮助贫困同学,上海3名中小学生近日捐出了自己10余年积攒的50万元压岁钱,用于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春之光爱心专项基金”。目前,该基金已确认首批将资助共30名特困学生和特殊儿童。(11月9日《北京青年报》)

曾经一度有人提出“慈善是有钱人的游戏”,仔细想来,这不过是拒绝行善的众多理由之一。如今,三位“小慈善家”捐出50万“巨额压岁钱”又掀起了舆论风波,引起了诸多质疑。其实,摘掉“有色眼镜”,或许能把人之本善看得更清。

虽然捐款有高低,但是人之善心绝无贵贱。捐的多就受人瞩目,捐的少就默默无闻?善心不应以此来衡量,同时,更不该“盛行”的,是以“质疑之声”回应小小少年的“慈善之心”。比起时下一些“富二代”挥金如土,“烧钱炫富”,炫一把“慈善之心”有何不可?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善举更是如此,“慈善之焰火”需要每一个“善心之柴”的积累。在我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当我们奔波在地铁与公交的路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心里是否对慈善多了一份关注呢?

行善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每一个多想如何去帮助别人的方法,而不是思考拒绝帮助他人的理由。有人提出这些中小学生这么小,懂什么叫慈善吗?都知道诚实善良“从娃娃抓起”,到慈善这就“变脸”是否陷入“双重标准”的“泥潭”了呢。此外,有些网友提出14岁就当“主任”咋能行?且不说在国外十几岁黄毛小子当专项基金主任“像模像样”,就单论中国慈善组织面临的公信力危机而言,让孩子直接接触专项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能力之余,对于引导慈善走向更加透明公开的运行模式是一个新的尝试。

慈善不是某一类人的“游戏”,而应该成为社会上每一个人的“专利”,与其戴着“有色眼镜”看慈善,不如多看看慈善究竟做了什么,帮助了多少人。“慈善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流,分不清源头在哪里,但是都是流向人心爱的大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