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能为孩子们募捐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此后8年,爱心捐献一直没有停止,越来越多的衣物让学校犯了愁。学校的储藏室约40平方米,大量包裹在两侧堆积,最高处差不多顶到了天花板。在镇邮政所,营业厅已被包裹占满,只留下一条“小路”通向柜台。这些包裹都是大件,来自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等地。(11月25日《京华时报》)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物资已比较丰富,慈善这一文明崇高的事业方兴未艾,正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然而,捐赠“成灾”现象却凸显了我国慈善事业在管理上的滞后。 慈善捐赠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鼓励社会各种力量,积极支持赈灾扶贫、济困助残以及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与发达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起步较晚、相对落后。慈善捐赠机制不尽如人意,有关的激励政策法规不统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善行的社会效益。 慈善事业在性质上虽属于民间事务,但其健康发展却有赖于政府的合理规范和政策扶持。目前,在公益立法方面,规范捐赠的政策法规适用率低。现行规范公益事业捐赠行为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由于缺乏实施细则,真正按照捐赠法行事的情形相当少。 诸如“爱心过剩”之类的尴尬,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背后是缺乏相关的体制平台所致。如果明确一个机构跨区域协调处理慈善捐赠事宜,就不会打乱仗,这样的难题就化解了。如捐赠过剩问题,因成本过高又难以转捐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在这方面,不妨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如英国就构建了废旧衣物慈善捐赠的完整体系。在英国有很多旧衣品回收点,分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居民不用的旧衣服和鞋子可以直接放到这样的回收箱里,其他的一些物品可以送到慈善商店中。捐赠的衣物等物品去向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消毒后送给需要的人,不会像得石镇中心校那样造成“爱心过剩”;二是由旧货商分别发送到二手市场上销售,慈善组织从旧货商那里得到货款,把利润投入到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不能靠游兵散勇,需要国家层面构建统一平台。有了统一平台,才会有权威的需求信息发布,才可以统一调拨捐赠物资,进而避免旱涝不均的情况发生,最终才可以实现人尽其捐、捐尽其用,让爱心才能永不“过剩”。 |
相关阅读:
- [ 11-26]莫让“爱心过剩”沦为“爱心负担”
- [ 11-25]“爱心衣物过剩”呼唤精准捐赠
- [ 11-25]“捐衣过剩”爱心如何避免成负担
- [ 11-25]旧衣服当爱心捐折射慈善文化的苍白与落后
- [ 11-25]信息对称方能解“爱心过剩”困局
- [ 11-17]爱心“产房” 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的又一“写真”
- [ 11-15]暴恐分子最害怕爱心和希望
- [ 11-09]爱心手环遇冷不能只让家属挨板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