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既需要做好统筹,又要求企业在“深度”上用心思、下功夫。】 最近,人工智能再一次惊艳世人。腾讯的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仅用0.5秒便写出质量不俗的千字文章;来自波士顿动力的双足机器人“阿特拉斯”展现了完美的后空翻。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过去为人服务延伸至赋能机器,登上了更具魅力的舞台。那么,当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时,如何释放“融合红利”,怎样汇聚“中国力量”? “数字工业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新技术加速创新与融合。过去5年,中国制造涌现出多个“奇迹”,但在一些领域还存在技术创新不够强、质量品牌不够优、环境不够友好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好新技术、把握住新趋势,才能让发展延续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与新工业革命形成了历史交汇。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变革的时间窗口。 若要奏响“融合”的美妙乐曲,需统筹新旧产业,协调虚实经济,汇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构建“新技术+实体经济”的融合体系。新旧产业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传统产品叠加智能功能后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自行车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在转型过程中,虚实经济的共荣共生尤为重要。金融需履行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天职,摒弃“以钱生钱”的思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在融合体系的构建中,政府不能落后于市场。遇到问题“一棒子打死”要不得,应在融合的准入门槛、皇冠体育投注保护、财税政策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让创新“放任自流”也不行,在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政府要着力做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防护和监管。 深度融合,制造业是主体,企业要在“深度”上用心思、下功夫。“制造即服务”,通过引入新技术,制造业再造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是大趋势,也是必须跨越的关口。美国的通用电气2015年卖掉最赚钱的业务,战略转型工业互联网。从上层到中间层再到底层,用一种语言、一种协议、一种连接方式构建行业级的工业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好比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连接企业内部和产业上下游,构建跨领域跨设备的工业生态,形成软件、硬件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平台。抓住机遇就是优势,而错过了就会面临出局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条件的企业应抓住机会,拥有自己的“工业大脑”,核心技术就不再受制于人。 自我变革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碰触。“要么转型,要么破产。”这对处于转型升级期的制造业来说决非危言。只有借助新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才能在转换经济增长动能时,让实体经济爆发出新力量,中国制造也一定会向着高端、智能、绿色大踏步迈进。 |
相关阅读:
- [ 11-20]“退货潮”是一次变相的电商经济体检
- [ 11-20]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 [ 11-02]“双11”:中国经济转型的检阅式
- [ 10-19]共享经济让生活变得如此简单
- [ 10-13]中国经济的底气在哪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