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鉴得失,打好下一场硬仗

2024-11-13 09:24:03?作者:周泽中?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鉴得失,打好下一场硬仗

——2024“双十一”观察(下)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已落下帷幕。今年的“双十一”,电商平台和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持续周期之长为历年之最。除了热闹,一些问题也开始冒头:虚假折扣、价格欺诈、职业打假……这些现象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对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预售套路多,简化活动规则不到位。预售能让商家提前洞察市场需求,规避库存过剩或者商品售罄,尤其受服装和美妆等行业青睐。可一些无良商家却动起歪心思,有的利用预售资金见风使舵,一旦销量不理想就取消生产,对消费者退款了事;还有的预售结束即降价,承诺赠品也不兑现。此外,部分商家仍对“疯狂抢X元券”“签到立减XX”乐此不疲。对此,不仅消费者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平台和商家更需要重新审视此类营销模式的初衷,确保规则透明、价格稳定,并完善售后服务机制。

“超长待机”,有利有弊。今年“双十一”开端于10月8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类大促来了一轮又一轮。多轮促销活动在挖掘潜在消费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订单生成。然而,持续“拉锯战”也逐渐削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对商家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愈发常态的消费周期里,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优惠,以时间换空间的“打法”不会长久。

职业打假的背后,潜藏“内卷式”恶性竞争。“双十一”前夕,一些毫无底线的“职业打假人”开始冒头,他们一边收徒挣钱,一边通过拉群分享打假案例、打假思路,甚至声称还可以帮商家“搞”同行。如果任由无良“职业打假人”横行,不知多少从业者会因此望而生畏,使得消费者成为恶性生态的受害者。唯有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才能让打假回归本质,让市场焕发更大活力。

走过了16个年头的“双十一”,风物长宜放眼量。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双十二”、年货节等促销活动又将轮番上演。短暂的停歇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监管部门要做好复盘、整治消费乱象,平台与商家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价值”而非单纯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这是各大品牌能否在下一场硬仗中突围的关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