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50年前,雷锋因为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在生活中热心助人,成为道德模范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而就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同时,一些不同的声音也随之而来。雷锋的照片是不是“摆拍”的?雷锋捡粪论斤称?雷锋捐款哪来的钱?等等,这里面有一些是单纯的事实争论,但也不乏通过解构雷锋来制造议题、将其污名化的倾向。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不同声音也在为我们还原雷锋,呈现其作为“潮流先锋”的另一面。回顾雷锋22年的人生,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在这些五六十年代的时尚生活里,雷锋多了些美,多了些人性的柔软。

作为榜样出现的雷锋,自然带着一些历史的痕迹。他的一言一行,是那个时代精神价值的浓缩与写照。无论如何,“雷锋精神”本身所展现、所传递的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些积极坚定、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至今依然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

雷锋的“高大全”的形象,可以被还原得更人性化。但无视“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核,在50年后的今天去鼓噪一些毫无意义的论点,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作为符号的“雷锋”是一个时代所追求的价值观缩影,作为标杆的“雷锋精神”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读、发扬传承的价值议题。带着时代印迹的雷锋,并不妨碍“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所具有的善良和美好的品质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情感的象征。当“最美妈妈”吴菊萍挺身接住坠楼女童,母爱背后的大爱感染着我们;当“最美女孩”刁娜用自己的一条腿换回一条生命,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再次沉思;当“爱心婆婆”陈贤妹救起了被碾压两次的小悦悦,道德的良知向我们呐喊。在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精神文明屡受挑战的现实语境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把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延续了千年的善良和美好与现代人对美德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的集中表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则利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养成,不断加固我们那道脆弱的社会道德文明防线。

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命题。时代的迷茫与问题,需要我们自己来正视解决。正如有评论所说,雷锋精神所代表的一种人生追求、价值探问和德性实践,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既可以安顿一个人的心灵精神世界,也可以成为时代性、群体性的心灵依托。这正是雷锋精神的超越性价值所在,成为时代的精神基座,也正是今天仍然推崇和呼唤雷锋精神的原因所在。

' />
4日,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掀起万人学雷锋行动。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林育均亲自上街捡烟头,劝导人们要做文明市民。记者当日上午10时许见到林育均时,他已经捡了半口袋烟头。他一早从家中步行出发,两个小时走了近8公里路程。在沿街搜寻烟头之余,他还劝导过路的吸烟者不要乱丢火烟头,要做文明市民。(3月5日 中新网)

的确,雷锋出自于平凡。在平凡中成就的伟大,在质朴中体现出崇高。大凡读过《雷锋日记》、看过《雷锋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为人民为社会做了大量的好事。人们也正是从雷锋所做的大量平凡而又真实感人的好事中,真实地领悟到雷锋精神的精髓是忘我,灵魂是爱国,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征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雷锋,首先就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学雷锋,做好事”,这是学雷锋活动中喊很响亮的一个口号,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同时,雷锋也成了做好事的代名词。但一直以来,一些人的头脑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把学雷锋与做好事等同起来,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好事,做好事就是学雷锋;不上街摆摊做好事不是学雷锋,学雷锋就是上街摆摊做好事”,致使学雷锋活动总是在低层次、表面化上徘徊,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参与学雷锋活动的热情度和实效性。

毫无疑义,学雷锋贵在从身边看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点滴之中践行雷锋精神,锻炼品行。但是,能否学好雷锋,是不是真正学雷锋,不能单地看上街打扫卫生、捡烟头之类的好事,而是关键要看其心灵深处是否确立了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一种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主观愿望,是否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只有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时刻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不辞辛苦,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人人都会走出人生的康庄大道。


老实说,许多人至今仍礼赞雷锋、崇拜雷锋,是因为他于默默无闻中主动热情做的一件又一件好事给予了人们心灵感染和精神激励。人们缅怀雷锋、走近雷锋,是希望雷锋精神在社会生活的凡人小事中再现。而类似“小悦悦事件”、遇见跌倒老人不敢上前搀扶等,人们频频感叹“雷锋叔叔不在了”,则是因为人们看到社会上学雷锋做好事的人少了,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被淡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变迁的脚步渐行渐远了。

茫茫人海中的大多数是普通人,悠悠万事里大部分是普通事。为普通人做好最普通的事,正是老百姓对司法队伍学雷锋行动的急切呼唤。因此,司法战线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立足社会现实需要,从尽好自己应该尽的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起步,扎扎实实立足本职岗位,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人人都自觉凭借工作的舞台,身体力行地实践雷锋精神。要说局长带头的话,就要带好这个头,当好排头兵。而上街捡烟头,劝告行人不要乱扔烟头,根本是不司法局长的差事。网友责其作秀,搞形式主义,也不冤枉。正如腾讯网友所说:“别拿了高工资去干清洁工的活,那是对工作的不负责。”

新时代活雷锋郭明义曾直截了当地说,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学雷锋。司法队伍“立法为公,司法为民”,身为执权带队伍的一局之长,能够自觉做到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就是最好的学雷锋。时刻铭记前任文强的教训,坚持奉公守纪,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不知要比上街捡烟头强多少倍。

' />
晨报热线新闻一名头戴雷锋帽,身着军绿色棉大衣,手持钢枪的男子笔挺挺地站岗,这是中国首善陈光标的雷锋扮相。昨日,此装扮在微博上曝光后被火热转载,引来众多网友热议(见3月5日《北京晨报》)。

频频地在制造着新闻的话题,不择手段无奇不用地在炒作着自己。陈光标为炒作而炒作的精神,颇有一点小孩子“人来疯”的特点。而陈光标手握钢枪的山寨雷锋照,怎么看怎么给人以种二的感觉。

首先来说陈光标手握钢枪的山寨雷锋照,不仅与雷锋的形象相去甚远。从其山寨雷锋照的姿态来看,他都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战士。正常的战士手握钢枪照,应该是手握钢枪的上一只手在心脏部位,而下一只手则在右面的腰部位置。而陈光标手握钢枪的山寨雷锋照,上一只手在右面的腋下部位,而下一只手在心口窝的位置,这样的形象简直就是一不懂得手握钢枪的邋遢兵形象。

我们常说:学雷锋见行动。摆拍山寨雷锋照,与学雷锋的实质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是一种浮华的作秀而不见具体行动的行为。陈光标如果利用这次学雷锋的机会,举办一次为人服务的活动,也许与学雷锋的实质还勉强沾一点边。陈光标摆拍山寨雷锋照的行为,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游戏成分。

陈光标称“如果他在现场肯定不会有这种感觉,当我穿上军大衣、戴上帽子,神圣的感觉立即充盈全身。”不知道是陈光标过于自作多情,还是大脑中神经出现了暂时的短路现象。陈光标摆拍的山寨雷锋照既体现不出军人的英武,又让看不到保家卫国者的职业神圣感。山寨雷锋照就是山寨雷锋照,自己感动自己的神圣感,更像是陈光标的一次生理自慰。

' />
教育部网站28日公布的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2月29日新华社)

学雷锋活动,最近一段时间持续火热。一者,社会冷漠之气弥漫,需要学雷锋来驱散;二者,学雷锋日将至,学雷锋活动是一年一次的“大戏”。而今年的提前火热,自然少不了一些催化剂,如湖南搞了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如媒体还原真实的雷锋,再就是如今这“学雷锋捆绑学生素质”。这些活动,虽发起方各异,活动也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想让“雷锋精神离我们不再遥远”,继而驱散萦绕在我们周边“冷漠的心”。

显然的是,在见死不救、见老不扶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时,社会道德的底线已经跌至不能再下跌的地步,而小悦悦事件,18路人的走过无人伸出援手,更是将这种冷漠发挥到我们不能承受的地步。继而,道德的讨论自在情理之中。在一个偶像稀缺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榜样的力量,于是,雷锋再次被“闪亮登台”,其实就在情理之中了。

换言之,学雷锋是一种形式,更是很多人认为的能够拯救道德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向善的心,而是缺少善心发挥的环境。须知,在虚拟的网络,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是非分明的善恶观,在这里,热情永远盖过冷漠,正义永远站在邪恶上方;可一旦进入现实世界,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冷漠,那么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谁能保证,这些人当中,没有一面在网上很热情另一面又在现实中很冷漠的人?

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现实所趋”。当我们的行善之心,可能遭遇他人的打击报复、可能救人反被讹、可能善意被当成别有用心时……我们的顾虑便会增多,我们的行动便会犹豫,而我们的冷漠也会油然而生。我不敢承认自己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但我确实是一个网络上充满正义现实中不怎么敢有爱心的人,不是我没有最起码的善恶观,而是我不敢将我的“善恶观”进行到底。


一个网友的留言,引发了很多共鸣,被网友以“盖楼”的姿态来膜拜,这绝对是一种敬佩的姿态,那句留言的原话是:不赞助相机,学生们怎么学雷锋?这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没有证据,我们可能被讹,被报复,甚至还会“哭诉无门”,彭宇案便是“不是理由的理由”。以至于有人行善时,还要同伴拿着相机来录像,害怕被人找上门时,百口莫辩。这是滑稽的一幕,却是现实的尴尬与顽疾。

当“行善”比“不行善”的后顾之忧多很多,这个社会的英雄就会少很多,冷漠自然就趁着这个空挡钻出来。一句话,学雷锋捆绑学生素质,并不能真正拯救冷漠的心。毕竟,这样的捆绑式考察本身,便有现实的“陷阱”——谁学雷锋谁没学雷锋的凭据是什么?要有人作证还是自我申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存在漏洞的。更何况,即便学生在捆绑下暂时“学雷锋”了,那也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能够救赎冷漠的心的办法,依然只有一个,即让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没有被讹、被报复的可能,即便“被”了,也有社会与政府“撑腰”。

' />
为防止弃婴在野外受到不良环境侵害、延长婴儿存活期,2011年6月1日,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在院门外建起这座“婴儿安全岛”,作为弃婴接收设施和临时庇护场所。截至今年1月底,共发现弃婴26名。(2月29日大众网)

看完新闻,想想那些遭到流浪猫狗啃食、身上还爬着蚂蚁弃婴,越想就越感到“婴儿安全岛”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仔细一想,主动设置、半年如一日收养孩子服务社会,不就是现在提倡的学雷锋吗?

尽管国家和社会反对遗弃孩子,并从法律上进行限制,但现实中,受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影响,一些父母无奈还是把孩子遗弃了。其实,遗弃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些父母遗弃孩子的行为跟设立“弃婴安全岛”没有什么关系。即便设立了“弃婴安全岛”,又有哪个父母没灾没难地就愿意把亲生骨肉交给别人?

遗弃孩子有罪,但被遗弃的孩子没罪。相对那些孩子被丢弃在大街上,遭到流浪猫狗啃食、身上还爬着蚂蚁而无人管,设置“弃婴安全岛”可谓是人道之至,既保证了弃婴的安全,又利于社会和谐,绝对“是喜”不“是悲”。因为有多次弃婴被放置在门外的经历,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能主动设置“弃婴安全岛”,尽管改变不了遗弃这一行为,但可以改变遗弃的结果,就是一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举措。

雷锋精神的特点比较多,其中主要特点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做好事,而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在设置“弃婴安全岛”后,不管严寒酷暑,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巡逻一次,最终保证了26个弃婴得到妥善救助。有人说设置“弃婴安全岛”是作秀,而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作秀。如果有人能做这样的秀,我们都举双手欢迎。

毋庸置疑,“弃婴安全岛”是一项创举,更是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弘扬。但是,拯救社会上众多的弃婴仅靠石家庄一个“弃婴安全岛”是远远不够的,“弃婴安全岛”急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让更多被遗弃的孩子得到有效救助。同时,“弃婴安全岛”还需要制度支持,通过对弃婴救助管理的制度建设,尽最大可能的保障弃婴的合法权利益。

' />
对于雷锋是个“成功人士”这一说法,很多习惯将雷锋架在道德神坛上、将雷锋看作一个道德符号的人,可能觉得如此世俗化地定位雷锋很别扭,有点儿矮化了雷锋精神,颠覆和消解了崇高,有损传统宣传中雷锋的高大形象。其实,如果撇开那些覆盖在雷锋身上的神化泡沫,而将雷锋还原成一个有肉有血、有情有义的平凡人,是可以从“成功人士”的角度去理解雷锋及其精神的。作为“成功人士”的雷锋,也许比作为“道德神像”的雷锋更平易近人,更有道德上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也能让“学雷锋”有了更世俗化的精神基础。

其实,对雷锋精神的阐述中,并不乏将其定位为“成功人士”的描述,比如一个记者在看过黄亚洲先生的《雷锋》一书后,就深有感触地说“雷锋是当年的成功人士”:雷锋就是当年那个时代最成功的男人典范。外表帅气,性格热情,走到哪里都被树为先锋,被师傅宠爱、被领导重用、受女孩子欢迎。以1.54米的小个头,被男人们奉为纯爷们,被女孩们围着签名。雷锋这样的人,如果活在今天,大概就是《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社会上还有很多成功学研究以雷锋为原型,将雷锋与当下流行的成功学、人生规划等课题结合起来,从现代成功者的角度,对雷锋的人生故事进行了重新解读,对雷锋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诠释,称“雷锋是一个很踏实、很平凡的成功者。所有平凡人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可以借鉴的东西”。

我们并不赞成那些以过度世俗、功利和市侩的庸俗成功术去消费雷锋精神,挂羊头卖狗肉地推销庸俗成功学。不过,合宜地从成功角度去看待雷锋,并没有降低人们对雷锋的景仰,反使社会在学习雷锋中有了更贴近现实、贴近人性、贴近时代的动力和支点。一种精神,只有与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焕发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我们说雷锋是“成功人士”,并非想以今天的成功标准去衡量那个时代的雷锋,给雷锋戴上一顶时尚的帽子,而是想以“成功人士”雷锋身上的“成功”,来矫正、扩展和改造今天的我们对成功浅层化和物质化的理解,让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或孜孜以求、或充满困惑、或陷入迷思、或走进迷途的我们,更全面、更立体、更丰富地理解成功的意义,超越浅层的物质拥有而在更广阔、更高远的价值层面上把握成功的内涵。雷锋不是我们可以任意涂抹的图画,我们这个时代那些招摇过市、蛊惑人心的成功学,需要“雷锋式成功”来充实和改造。

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关于成功的定义,有时代的精神偶像——可不同时代对成功的定义,必然都少不了一种最重要、也最稀缺的元素,就是获得认同和赢得尊重。雷锋最令人羡慕的成功恰恰在于:他以踏实的品质、助人的热情、真诚的习惯、阳光的行动、高尚的道德,赢得了内心无与伦比的快乐,赢得了那个时代每个人的认同与尊重,赢得了真正的幸福感。还有什么样的成功,比“雷锋式成功”更让人有一种恒久的成就感?


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的偶像、很多的成功人士,消费主义文化工业每天都在杂志封面上推销各种成功人士和青年偶像,此起彼伏的新闻热点中很容易生产偶像,但更容易被淹没、被遗忘。而雷锋作为一个时代偶像和成功人士,已经“火”了多少年了?不仅在他那个时代被“粉丝”围绕,更在他身后的时代被无数人景仰、赞美和学习。今天,杂志封面上那些被贴上各种光环的成功人士,有几个人的成功比得上雷锋?对财富和物质的崇拜,总是浅薄并易变的,而精神层面的尊重和认同,则能深入人的内心并在精神上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当然了,我们并不认为追逐利益是不好的事,更不会虚伪地认为拥有金钱是不成功的事。相反,我们赞美这个时代的那些财富英雄们,推崇他们的成功。但我们认为,仅仅逐利是不够的——人不是单向度的人,社会更应该是多向度的,一个时代如果对成功的理解都停留于物质层面而排斥精神,那么,这个时代在道德上一定是跛足的,在精神上一定是空虚的,在价值上一定是迷茫的。毋庸讳言,我们当下社会问题中暴露出的价值危机和道德焦虑,与那种自上而下、根深蒂固的物质化的成功理解,有着无法回避的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成功人士”雷锋的成功学,复制雷锋对成功的理解,不仅是追求个人在物质上的成功,更要追求社会的认同和尊重,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富有——这不是陈词滥调的道德教化,而是成功的真谛。因为物质上的占有带给人的成就和成功感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当你的成功与他人利益建立起联系、并赢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时,那才会拥有一种恒久的成功感。这方面,雷锋就是我们的成功榜样,雷锋就是立在我们面前的一座精神丰碑。

雷锋的成功,并非不可复制;这样的偶像,并非让人望而却步或遥不可及。在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关心一下他人的利益;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把公共利益放在眼中;在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在追求物质丰裕的时候,也把精神的快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话,你也会获得雷锋那样的快乐,赢得雷锋那样的尊重,成为雷锋那样的成功人士。

' />
人们学雷锋,不是因为雷锋的偶像性,而是因为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真实的道德回归。雷锋作为一个偶像或许在远去,但作为一种精神代名词还将长存。

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已延续近50年。雷锋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的,是许多代人的童年、青年、中年甚至晚年故事。在今年的3月5日来临之际,人们又在追寻真正的雷锋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有媒体指出,当年的雷锋其实也有青年人对时尚的追求。今天的《新京报》也对话不同年代的人,来谈谈他们理解的雷锋。

毫无疑问,雷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位难得的偶像人物。他“活着”的时间之长,精神感召范围之广,名字之熟稔,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他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小人物”,一位偶像化的偶像。也必须承认,他的精神感召力量不容轻视,直到今天都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根本上说,雷锋精神的形成,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重新塑造的需求。雷锋只是恭逢其时的一个典型人物。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路径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并行,道德精神常常遭遇否定,民族经历了大悲大喜,大落大起。道德标准和基本人性都遭遇了重大挑战。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建设年代,雷锋精神的价值回归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养分。

而雷锋精神的本质,今天其实也有很多人谈起过,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扶助道德。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扶助道德可以解释为传统文化、社会规范,也可以解释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于更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综合写照。这一点既有历史性,也的确有时代性。

还原雷锋的形象,其实还原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偶像人物,也解答了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对雷锋产生的一些疑问。真实的还原有的时候消解了偶像的光环,但是有的时候反而令偶像更加真实。这使得今天,雷锋所产生的力量,在大多数人的身上不是一种偶像化的延伸,而是如何检视自己扶危助困的一种力量。比如我们都谈到的郭明义、雷锋班、《离开雷锋的日子》,这个时候我们早已经在谈一个没有雷锋的雷锋时代。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矛盾,直接指向了雷锋精神的对立面,比如扶老者遭遇诬陷,小悦悦遇难无人伸手等。这种失德的焦虑,已经和雷锋的偶像性无关,而和基本的人性相关。如果没有一种道德坚守,我们也有可能遭遇更多的“官司”、面对更多的纠结、不敢伸手或者不愿伸手。这个时候与其说我们需要雷锋,不如说我们自己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

因此,即便人们所读到的雷锋,可能有不同特质,但数十年来彰显的雷锋精神的本质,和今天“雷锋传人”的真情,则是一致的。人们学雷锋,不是因为雷锋的偶像性,而是因为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真实的道德回归。在没有日记、没有照片、没有忠实记录高尚行为的角落里,雷锋作为一个偶像或许在远去,但作为一种精神代名词还将长存。

'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月22日雷锋家乡长沙市举行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活动,组织学生背《雷锋日记》,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晨读、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等各种方式,引导同学们熟记《雷锋日记》中的经典段落,并用纸质、博客、微博等方式续写《雷锋日记》,记录下身边感人的人和事、参与道德实践的体会和感悟、对不良现象的批评与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追求。

每年临近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的名字总会成为一个阶段性的亮相率极高的名字。但在不少地方,我们总是听到“学雷锋,一阵风”的负面说法,不少学生则认为,学雷锋就是学校带领大家去敬老院或者福利院擦擦玻璃扫扫地,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的一段段子:每到三月,敬老院集中出现“雷锋”。第一拨“雷锋”来了,帮老爷爷洗澡,老爷爷很开心。洗好了,穿上衣服,第二拨“雷锋”又来了,又给老爷爷脱衣服……第三拨“雷锋”又来了,老爷爷干脆不穿衣服,等他们来洗澡。

说得非常地讽刺,但无疑也道出了一些事实。以往,学生们的行为往往来自于学校的组织,而如今,长沙市从政府层面大规模地组织百万学生续写雷锋精神,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新闻效应确实达到了,但依靠这样的活动真的能让学生们学到雷锋精神吗?

笔者认为,背诵、续写《雷锋日记》只是一种“纸上谈美德”。

首先,要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支配行动的意念绝对不是背诵得出《雷锋日记》就有用的。精神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所靠的方式是不同的,学习某种精神不能用应试教育的背诵方式来强行塞进学生们的脑子里,光靠背诵只是加重学生们的负担,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们觉得枯燥并产生厌恶感,如此一来学生们反而会对雷锋个人产生负面的印象,并连累到雷锋精神的发扬。


其次,学习雷锋也应该与时俱进,雷锋所处的年代的社会环境与现在已经有了大大的不同,如果一味地只是拿雷锋背老奶奶、帮助人打扫卫生的陈年事迹来向学生们宣传,显然很难让学生代入那种时代环境,很难从心底里产生认同。宣传雷锋精神,除了雷锋本人以外也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多宣传现代雷锋,应该多向他们宣传一些赋有时代意义的事件。比如前几日在上海地铁中,一年轻女子用IPAD拍下小偷行窃的过程,并勇敢地当面揪住小偷,使得一位乘客的手机没有被偷走,这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雷锋精神。

再次,学习雷锋、成为雷锋也不是靠行政要求的写日记、写感想就有用的。作为过来的学生,我们都曾经历过学校要求写一写书本的读后感,一写电影的观后感,一些出游活动的感想等等,但试问一下,又有多少学生是真心在对待这样一些感想,有多少人是将其当做任务完成而非当成自己的切身体会想与人共享的。

笔者认为,雷锋生活的年代虽然离我们现在已经比较久远,但雷锋精神却并不过时,雷锋精神在重经济发展的当下仍然非常重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但对待这样的来之不易的遗产,我们不是用形式主义的发展和弘扬手段去让学生们慢慢地厌恶、敷衍他,而是通过每一个人自己的亲身践行来引导他们。

' />
曾几何,雷锋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情结,凝聚着一个时代的情感,从各种道德层面上释放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不同行为。但是,随着经济多元化等因素产生的认识上的共性,导致行为普遍浮躁,道德逐步滑坡,以此产生了扶助摔跤老人都需求弱者事先发表声明的程度。

雷锋精神既为一种社会道德价值的导向,也为一种道德觉悟在一个社会高度自觉的表现行为。我们赞赏雷锋精神成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刻度,我们也赞同雷锋精神成为一个时代流行的符号,不然,社会让一种道德倾向发生质的变化,人与人之间会因此而冷漠,会因此而缺少温暖,社会会伦乱到只以经济交易为环节的程度。

其实,一个社会的存在,更大的意义在于道德价值的确立,否则,社会再先进,经济再发达,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只能是麻木和粗暴。

没有礼仪,社会就会落后,没有道德,社会就会伦乱,没有理想,社会就会失落。社会的进步,在于文化的进步,在于道德从高度上成为一个社会的刻度,在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进行。这是时代的结论。

雷锋精神的产生,不是一种偶尔的因素,是社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普遍价值的道德凝聚,他的存在,升华了许多人的理想,提升了许多人的情操,让一个时代因此而凝结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觉悟。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从不同程度上流失,最明显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了彼此的不信任,由不信任让道德觉悟逐步滑坡,以至稍微有一点正义之举的行为,就被夸张地赋予最美、最感动的称号。好人好事成为最薄弱的环节。

其实,时代不能离开雷锋精神,不能缺少雷锋这个元素,因为时代不能没有奉献精神,不能没有一种具有民族色彩的道德觉悟。否则,经济再进步,人类也只能产生悲哀。

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普遍价值,在于我们应营造各种氛围,大力宣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本,成为一种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精神。这应是时代的客观性和需求性在道德层面上的表现。

' />
据《京华时报》报道:“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种说法的流传,源于雷锋精神的表面化。到底什么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为什么需要弘扬雷锋精神?如何避免学雷锋成为一阵风?本报邀有关专家就此展开讨论。

诚然,自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字手书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每年都要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然而,近年来陆续曝光的各种负面信息却时时击打着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心理底线:“雷锋精神”还有不在?如果在的话,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却见不到伸出的那双手?

物质上的富足与精神上的贫乏,爱的缺失与善的迷失,成为我们这个特殊的时代留下的深刻、严峻的话题。其实,国家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来就没有忽视过对雷锋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引导,问题是,在经济发展巨大的现实面前,所有的工作往往经不起几个负面事件的折腾:小悦悦的惨遇与十八个路人所铸成的冷漠群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食品安全问题、违法犯罪问题、安全生产问题、违法建设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无一例外透露出责任心的缺失、敬业精神的淡漠、奉献意识的缺失、理想信念的扭曲。

我们绝不能因为几个负面信息而影响对雷锋精神的价值判断,新时期毫无疑问非常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无非体现在几个方面:理想、奉献、敬业,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对雷锋精神的最新诠释,他说雷锋具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还有四种精神: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也体现了当代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实,雷锋精神一刻也未曾离开过我们,在我们身边一系列“最美”草根的不时出现便是最好的见证。这些“最美”草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但是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动作、一个善行,却让我们感动良久,倍感温馨。是的,并非刻意而为,他们在救人的瞬间根本没有想到过得到什么回报,但是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举动,成就了他们的“最美”,留给我们“感动”,他们其实都是新时代的雷锋!

学习雷锋首先当从行善始。“善”,应当是发自内心根植于心灵深处自发自觉自愿的意识、念头,即善念,简单说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够不假思索就会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的想法。没有善念不可能有善行。严格说来善行是不讲究回报的,可是相对于不行善者而言,即使要求回报的善行,也是善行,远比那些空喊口号而一毛不拔者要高尚不知多少倍。

尽管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非常贫乏,但雷锋“理想信念坚定、奉献意识浓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共鸣,深刻影响着后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奉献敬业创新创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学习雷锋首先当从行善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更应如此。

' />
2月22日,湖南长沙启动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活动。长沙将在全市学校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学习雷锋,续写《雷锋日记》。长沙方面称“续写不是简单的模仿,随意的虚构、煽情的表达,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心灵的自我重塑。”(2月23日《湖南日报》)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每到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层出不穷,不仅形式越来越有创意,花样也不断得到翻新。很显然,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初衷是好的,可以让下一代认识雷锋精神,让更多的人重温雷锋事迹,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学雷锋活动不仅要大力开展,更要扎扎实实地落实,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虽然学雷锋活动年年开展,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绝大部分活动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每年的三月一过,“雷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才有了“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歌谣,可谓形象地揭示了学雷锋活动的弊端。现实的情形是,一方面学雷锋活动从不间断,另一方面人们普遍感觉社会风气的整体倒退,人性冷漠、道德败坏等等词语不断被人们提起,去年曾经一度轰轰烈烈的“小悦悦事件”无疑是最好的例证,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碾压,十八名路人却可以做到见死不救。此外,媒体报道各地老人摔倒事件,围观者往往熟视无睹,甚至发生演患病老人无人搀扶而猝死的悲剧。面对种种情景,人们不仅感觉不到雷锋精神的存在,还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备感冷漠,对社会的发展毫无益处。

倘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就会对“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活动产生质疑。首先,这一活动虽然号称百万学生学雷锋,上千个学校的集体参与,说到底只是当地政府部门的统一组织,在公权力的召集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必须无条件遵从,其中不愿意学雷锋者显然存在,所以即使活动的规模再大,“强迫学雷锋”已经违背了雷锋精神,其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其次,学习雷锋首先必须真正认识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做好事从来都是默默无闻,雷锋日记只是雷锋行动和思想的忠实记录。反观现在的学雷锋活动,往往还未付诸行动,就通过媒体大肆宣传报道,而“学雷锋风“一过,一切归于平静,如此学雷锋无疑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亵渎,其成效也可想而知。

笔者不反对续写雷锋日记,也不反对争当雷锋传人,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默默无闻的奉献,是爱与善良的传递。任何超越这些的行为,都是对雷锋精神的违背,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与修正,让雷锋精神回归本质,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 />
重温《雷锋日记》,续写《雷锋日记》,践行雷锋精神……昨日,湖南省会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活动启动式在湖南大学举行(2月23日红网)。

乖乖,千所学校总动员、百万学生齐发动。说是活动,其实更是声势浩大的运动。如果全国各地仿效长沙,几十万所学校、几亿学生一起来读《雷锋日记》,一起来续写雷锋日记,那么《雷锋日记》的出版社和印刷商、日记本生产商及销售商,都将眉开眼笑,合不拢嘴。

群众运动,怕只怕,“人来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3.5”一过,风生风息,潮起潮落,运动浩浩荡荡,过后一地鸡毛。学习圣贤思想,学习先进人物,学习英雄楷模,是一种内在自为的心灵活动,是潜移默化的精神修行。外界的推动,也有着启发、牵引、氛围的作用,但最终还是在平心静气、默默无闻中完成的。外力推动,大浪淘沙,为了任务,鱼龙混杂,难免有一些不得不为的“虚构”和“创作”,勉力为之给别人看的“心灵日记”。

长沙将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将《雷锋日记》列入中小学必读课外书籍,通过多种载体、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学生学习。续写《雷锋日记》是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续写不是简单的模仿,随意的虚构、煽情的表达,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心灵的自我重塑。这样的集中大规模运动,可以说,不是煽情,胜似煽情;不准虚构,还得虚构。主观愿望是好的,总结经验有得说的,年终成绩是亮点,最后结局、最终效果就难说了。

现实中的雷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是值得人们信赖的大好人,是可信的和自己同类的人。作为偶像的雷锋,为了更完美,更高大,雷锋形象有些方面被夸大了,有些特性被剪去了。结果呢,形象更光辉、更伟大了,可信度却低了,影响力却更难说了。其实,雷锋不是神,只是“比我们都好一些”的好人;雷锋精神,不是神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新时代文明的发扬,是我们共同美好追求的集中与概括,雷锋是我们的代表。

学雷锋,应当从谁做起?虽然没人明确说,实际安排上,无疑又是“从孩子做起”。孩子最听话,学生最容易被无条件组织起来。所以学雷锋活动,包括长沙在内,基本上都是从学生做起,从学校组织起。其实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不是象牙塔,是社会的一部分。雷锋精神如果不在全社会体现,那么在学校也会昙花一现。学雷锋要从社会做起,从公务员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校长老师做起,从父母做起,全社会要给学生做好学雷锋的榜样。

' />
在去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我拜访过一位退休的老人,就像我们看到过的很多好人故事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跟我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一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事。

老人笑着说,媒体可能误读了他,他从来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悲情,而且一直非常快乐。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觉得非常快乐;想着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想到自己能帮到别人,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支撑着他一直这么坚持的,正是这种快乐感和幸福感。他没想过那些孩子会回报自己,没想过外人的赞美,更没想过有一天媒体的关注会让他成为道德楷模——没有什么比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帮助而露出笑脸,更能让人快乐了,这份单纯的快乐,足以支撑他的爱心。

老人的快乐有一种强大的气场,深深地感染并震撼着我,他的这种快乐,让人羡慕,让人忌妒,让人尊重,并促人反思。我们面对一个道德楷模的时候,都习惯强调他们的难能可贵、他们的品德高尚,在悲情中渲染崇高,在沉重中衬托高大,在苦与痛的铺垫中凸显高尚,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快乐,忽略了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弘扬雷锋精神,号召向雷锋学习,我们所追寻的雷锋精神的真谛,正是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而“助人为乐”的核心,就是“快乐地助人,助人中获得快乐”。

读懂了这位老人的微笑,就读懂了雷锋精神;读懂了雷锋的快乐,才真正读懂了雷锋。

我们习惯于描绘一个高大的雷锋,阐释一个神圣的雷锋,将雷锋捧上高不可攀的圣坛,而忽略了这样的现实:作为一个人,雷锋是快乐的。很少有人去走近雷锋的内心,感受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快乐。有人会说:你不是雷锋,你怎么知道雷锋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感受到,从他的日记中读出来,从他留给我们的影像中品味到。

很难想象,如果做好事不快乐,如果不是因为快乐,还有什么力量能支撑他做了一辈子的好事。对雷锋最经典的评价是: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超越这种“坚持做好事”的艰难。只有做一件让自己感到真正快乐的事,而且这种快乐并非昙花一现而能沉淀在内心,历久弥坚,才会使坚持获得坚如磐石的支撑。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内心的快乐,雷锋能写出“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是自己的幸福”、“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这样的话语。把同志的愉快看成是自己的幸福——这就是雷锋在直接表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说过:人,不论如何自私自利,在他们本性中总明显存在某些因素,使他关怀别人的祸福,使别人的幸福成为他本人的必需,即使他在别人的幸福中,除了看到幸福而引起的快乐以外,并无丝毫利得。

雷锋留下许多照片,翻看这些照片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军人,并不是每一张照片都是微笑的,可每一张照片上都能从他的脸上看到阳光。脸上洋溢的阳光,正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在面孔上的显现。助人是阳光的,这种阳光洒在心中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不仅属于一个人,而且会感染到身边的人。甚至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感染几十年后今天的我们。

那位老人读懂了雷锋精神的真谛,雷锋的很多战友也读懂了。一个名叫吴锡有的普通的雷锋班战士,他当兵当了8年,做好事做了8年,他喜欢称自己为“快乐兵”,他的一段名言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自己会得到更大的快乐。谁碰到这些事都会管,何况我是个当兵的。你不必问我是谁,我只是在寻找自己的快乐。你幸福,我快乐。8年来,吴锡有每次资助困难学生,汇款单上都留有这个名字:“快乐兵”——这样的留名,绝非矫情,而是真实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快乐。

“感动中国人物”已经办了十年,翻阅这些感动中国的好人故事,其实最打动人的并不是这些好人在困境中的坚守,而是他们的快乐;倾听每一个感动中国的故事,其实都是在倾听他们讲述自己在助人中获得快乐的心灵故事。这种快乐,可以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充满阳光的脸上看到,从烤羊肉串的阿里木朴实的话语中感受到,从平凡女孩孟佩杰的笑脸中看到,从忠诚卫士刘金国的坚守中解读到。你不得不羡慕并忌妒他们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只有高尚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它不是感官的刺激,而是一种超越了自私和功利而将他人幸福与自己相连所获得的一种精神愉悦感、灵魂净化感和价值实现感。


不同的时代,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可能不同,但有一种快乐是相通的,它穿越千年而亘古不变且历久弥新,那就是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中收获的快乐,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越这种高贵的情感。今天这个丰裕的时代,我们有很多可以获得快乐的手段,获得一个奖品会快乐,得到梦寐以求的名包会快乐,吃到一顿大餐会快乐,得到名人的签名会狂欢尖叫——可这些可以用钱购买的快乐,都是浅薄并短暂的,短暂到甚至只能称之为“快感”。物质的丰裕,掩饰不住我们内心的空虚和快乐的贫乏。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最大的快乐,绝不是坐拥亿万家产而产生的那种富可敌国感,而是捐赠和散财而产生的幸福感。

所以,今天,我们重提雷锋精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去救助和拯救别人,而是拯救我们自己,寻找我们丢失的心灵钥匙,找回那种让我们充实、让我们幸福、让我们快乐的高贵情感。我们倡导向雷锋学习,是追寻一种达致快乐的心灵钥匙,追寻那种快乐的情感。

雷锋是快乐的,学雷锋也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学习雷锋,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快乐——这不是拙劣的绕口令,而是关于快乐的哲学。学雷锋不是一种道德负担,不是由外而内的强制律令,而是我们内心自为的追求;学雷锋并不悲情,而是一门关于快乐的学问;学雷锋并不崇高和神圣,不是悲壮的牺牲,而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就像那个可敬的、行善并快乐着的老人那样,这样的快乐并非不可触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快乐地获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