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宽带不宽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近日播放的“假宽带真相”报道称,国内超半数用户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

业内人士称,国内多地宽带运营商向上一级运营商购买宽带,再转售给用户牟利。为获得最大利润,宽带公司常用共享带宽冒充独享带宽。广大消费者花了宽带的钱,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显然,一些电信运营商涉嫌搞虚假广告、消费欺诈。

假宽带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了应加快改革,让宽带市场形成多元有序竞争的良性格局,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法律也是遏制假宽带的法宝。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关于公益诉讼的内容,明确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理直气壮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彰显社会责任感。

——北京·刘军

(福建日报)

监管部门或许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为网民提供科学准确的测速服务,帮助消费者鉴别家中的宽带到底有多“宽”,退还消费者所交的冤枉钱,并追究涉嫌诈骗的运营商的法律责任。

10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假宽带真相”,节目中详尽揭露了一个困扰网民多年的老问题——“在花高价买了宽带服务之后,却发现网速并没有明显提升”。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在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国固网宽带用户达到的实际带宽仅是标称带宽的55%,网民在带宽上花的钱将近一半都是冤枉钱。

其实,“假宽带”一词并不新鲜,早在去年12月时,国内独立第三方调查机构DCCI(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就发布了一份《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报告中称,中国绝大部分用户正在使用“假宽带”,即实际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速率的宽带服务。

但面对这样的“假宽带”,用户往往很难判断,这到底是受到带宽共享、传输损耗、服务器响应慢等因素影响,还是因为被宽带运营商所“欺骗”,因而也就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方面,国外有些经验可以借鉴。

比如,美国运营商AT&T向宽带用户提供测速软件,如果网速低于名义网速的80%,用户可以投诉并立刻得到解决问题的答复。与之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的平均网速只有名义网速的55%,这显然不仅仅是“技术损耗”,而是有更多的“人为因素”。

本次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所揭示的,正是宽带“又贵又慢”背后的部分真相。因为运营商长期吃“铁饭碗”,不仅导致他们缺乏开拓市场提高服务的动力,更导致二级乃至三级小运营商借机“大包干”,以代理之名行“分级垄断”之实,将一级运营商省级共享的模式复制到城市甚至小区,把手头有限的宽带资源卖给尽可能多的用户,从而以近乎行骗的手法获取暴利,造就了有中国特色的“假宽带”。

可以发现,中国式“假宽带”背后的根源问题,正是垄断。根本的解决办法,当然是破除垄断。不过,对消费者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少花冤枉钱。因而,监管部门或许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为网民提供科学准确的测速服务,帮助消费者鉴别家中的宽带到底有多“宽”。对于那些宽带造假、网速缩水的运营公司,应勒令其按照实际带宽服务,退还消费者所交的冤枉钱。同时,对存在明显欺诈行为的运营公司,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的网民已经数以亿计,面对“所有宽带都是这样”造假的情形,监管部门不能再回避问题,即便一时拿不出治本的办法,对这种靠行骗牟取暴利的行为,也要加强监管,挽回消费者的经济损失。

□伯通(媒体人)

据调查,国内超半数用户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业内人士称,国内多地宽带运营商从上一级运营商购买宽带,再转售给用户牟利。为获得最大利润,宽带公司常用共享带宽冒充独享带宽。(《新京报》)

宽带缺斤短两、网速严重偏慢的现象绝非个别,类似的质疑其实也早就屡屡听闻。只不过,这次是因着央视调查的“权威发布”,“宽带不宽”的老症状,才又被当作“新病情”而引人吐槽。这当中,人们最最不愿面对的“真相”是:某些宽带公司的业务员终于透出内幕,宽带网速达不到承诺标准,已成行业内的一个普遍现象。

“宽带不宽”何以成了“业内行规”?哪怕回应的理由有着千万条,我看都不敌运营商们最不想说穿的一句话——中国的宽带用户最好忽悠与糊弄!上菜市场买菜遇到缺斤少两,还能理直气壮地前去要求补足分量;可到了“宽带行规”那儿,收你的是“最高宽带”的资费,即使明知“货不对板”,也难找到维护消费权益的宽畅门路。

“宽带不宽”看起来是运营商家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可说到底,却也映衬了相关监管执法部门的睁眼闭眼、得过且过。按理说,你运营公司收了承诺用户网速标准的费用,就得保证提供与之对等的宽带服务。然而,当国内超半数用户实际宽带下载速率已被“截留克扣”了,管理之手还是那么的软弱无力,能怪公众指责你们“两眼一抹黑”、“出工不出力”吗?

“宽带不宽”的网络瓶颈现象,还反映了国民精神文化待遇和权利的双重缺失。在不少发达国家,宽带建设与网速提升,是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强力确保的考核要素。而在我们的不少地方,尽管也会时常提上几句“加强网络建设”的话,却往往有意无意地疏忽了,其中的关键一项,应该是不容含糊的“网速建设”。

共享带宽冒充独享带宽,名义宽带就是“收费宽带”——正如网友愤然议论,天底下这么美妙的事情,也许只在咱们这儿还能快活存在,且渐渐成了“业内行规”吧!给公众一个测试真实带宽与网速的条件,其实可能比家里用电安个电表还容易,为什么网络运营商们胡乱获利了这么久,相关监管部门连个这样的脑筋都不想动一下呢?!

确实,说到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难题,人们常会听到一句“需要综合治理”的说辞。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实实在在地瞄准目标埋头干起来。人们完全有理由希望,这样“事实治理”,能够以最快迅速看到真正的成绩与实效。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指出,不少宽带运营商提供宽带不达标,假宽带现象普遍。对此,联通和电信表示不回应,称报道假宽带是针对二三级宽带运营商。360则称,宽带测速器科学,测速结果值高于网络运营商宣称的网速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运营商“搞小动作”。(10月9日《新京报》)

假如明明事不关己,其实不妨高高挂起,在这个“躺着也可能中枪”的年代,没事别去对号入座,往“枪口”上凑,也不失为明智的处世哲学。在这方面,拥有国内宽带骨干网,作为宽带运营大鳄的联通、电信,看来深得此道。面对近日曝出的“假宽带”黑幕,尽管对于“不明真相”的围观公众而言,联通、电信等宽带运营商,恐怕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并陷入舆论危机,不过,身处漩涡中的联通,电信却相当淡定,不仅作壁上观,甚至根本懒得搭理,不予回应。

的确,作为有着充沛带宽资源的电信运营商,“假宽带”这种“挂羊头卖狗头”的下三烂伎俩,大鳄们自然不屑于此。既然联通、电信对自身的宽带业务颇有信心,作为中规中矩、诚信经营的宽带运营商,当然没理由明明无辜的躺在那儿,却非得主动站起来为别人挡枪子。这个时候,“不回应”倒是比费尽口舌的越描越黑来得务实和明智,也有助于公众去锁定“假宽带”的真正罪魁祸首。

不过,联通、电信的“不回应”,究竟是否能彻底撇开与“假宽带”之间的干系,恐怕同样不能全听凭其一家之辞。事实上,尽管在联通、电信看来,“假宽带”所针对的仅仅是二三级宽带运营商。但是,作为国内宽带骨干网的拥有者,同时也是国内宽带业务的一级运营商,国内的宽带业务说白了其实全都跑在联通、电信的宽带骨干网上,即便是二三级宽带运营商,其实也是从联通、电信那里租来带宽再去经营的。

就算房客犯事,不应随便让房东连坐。但撇开联通、电信这类一级宽带运营商有无“假宽带”猫腻不论,作为一级宽带运营商,显然不会对宽带业务领域的这类普遍猫腻毫无察觉,全然不知。相反,作为宽带资源的出租者,联通、电信们自然不会不知道二三级运营商要想获利,会用怎样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联通、电信在“假宽带”问题上真的从未湿过鞋,但这一现象蔚然成风的背后,联通、电信们至少扮演着睁只眼闭只眼的纵容者角色,而相比为了盈利而不得不在带宽上“弄虚作假”的二三级运营商,联通、电信们恐怕才是“假宽带”的最大获利者。作为“假宽带”链条中如此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岂有故作清白,还“不回应”之理?

事实上,宽带究竟有多宽?对于这样一个电信专业命题,普通用户自然很难搞得清楚。很多用户甚至至今不明白为何明明自家的包月带宽,何以下载速度却远远不及,尽管因此便质疑运营商“挂羊头卖狗肉”,也不免冤枉。然而,既然“真带宽”的专线入户,也未必能保证对应带宽的下载体验。宽带有多宽本身成了难以分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事情,恐怕谁也不能保证其中不会暗藏猫腻。宽带利益链的末级分食者自不必说,联通、电信们的清白其实同样需要打上个问号。真实的情形是,宽带究竟有多宽,本不能被入户带宽一叶障目。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共享宽带作为普遍的行业潜规则,联通、电信们同样并不例外。

一言以蔽之,“假宽带”的链条上,联通、电信即便不是始作俑者,也绝不那么无辜。至于对“假宽带”的“不回应”,与其说证明了清白,毋宁说是再次暴露出垄断者一以贯之的“霸王”嘴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