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资料图片)

普京(资料图片)

资料图:金正日视察朝鲜海军

中国广播网11月13日报道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11日揭晓。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位列榜单前三位。

除前三甲外,榜单排名4位至10位的依次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谷歌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墨西哥电话公司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斯利姆、新闻集团掌门人鲁珀特默多克、沃尔玛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杜克、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福布斯》介绍说,把这10人列入榜单“十强”是依据他们影响力所及人数、在最直接影响范围之外发挥力量的能力、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力以及积极施展能力的程度。

此外,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位列榜单第14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列第17位,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列第24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列第29位。

今年一共有67人上榜。《福布斯》解释说,之所以将上榜人数定为67,是因为全球人口达67亿,上榜者“亿里挑一”。

1.美国总统奥巴马

他领导的国家有世界上最大、最有创新性和活力的经济体,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元首,他是这个星球上最富裕、最有杀伤力的军队的总司令,他的指头控制着拥有超过5000枚核弹头的核武库,他所在的民主党控制着美国参众两院。

2.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其13亿人口中有大约70%的人都处于15岁到64岁之间的黄金工作年龄阶段。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人在危机中屹立不倒。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现代、和谐的社会。

3.俄罗斯总理普京

俄拥有世界1/9的土地面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这名前克格勃特工和前总统现在似乎比他的继任者、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权力更大。他也毫不惧怕运用自己的权力对世界施加影响。

4.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他曾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以专门研究经济危机而出名,现在他则要掌管世界最大经济体走过自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5.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

如果知识就是权力,那么也许信息同样是权力。高达306亿美元的净资产足以使他们在福布斯财富榜上名列前茅。

6. 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

这位世界上第三富有的人也是墨西哥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私人财富相当于墨西哥GDP的2%。

7.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

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随便点几个出来都赫赫有名,像英国《泰晤士报》、《太阳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等。

8.沃尔玛百货总裁迈克尔

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年度销售额达4010亿美元,公司有雇员200万名,全球拥有8000个商店。

9.沙特国王阿卜杜拉

这个王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原油储藏,占目前全球已知原油储量的25%,还有伊斯兰教的两个圣地。

10.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他是世界软件行业最富有的人。全球超过85%的电脑用户每天都要使用微软公司产品。盖茨基金会是最大的慈善基金,已拥有340亿美元捐赠款。(据中国日报)


前二十名榜单一览

第一位:美国总统奥巴马

第二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第三位:俄罗斯总理普京

第四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第五位: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第六位:墨西哥电信公司(TelMex)CEO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 Slim Helu)

第七位: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

第八位:沃尔玛CEO迈克-杜克

第九位: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第十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第十一位:教皇本笃十六世

第十二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

第十三位:通用电气董事长伊梅尔特

第十四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沃伦-巴菲特

第十五位:德国总理默克尔

第十六位:贝莱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aurence D. Fink

第十七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第十八位:高盛董事长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

第十九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第二十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

' />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殷娜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13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在访华之际,请中国在阿富汗事务上“扮演更大角色”。

文章称,美国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今年4月曾访问北京,霍尔布鲁克的一些助理人员也已于12日到北京,为奥巴马周日抵达做准备。报道援引了解美中双方讨论的外交人士、官员和学者的话说,自2009年初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在请中国“在更大程度上介入阿富汗事务”,具体的形式包括中方增加人道援助,派遣军警,协助训练阿富汗警察队伍。

报道同时称,在许多全球问题上希望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的奥巴马政府,曾希望在华盛顿为中国官员安排一次“跨部门”会议,由参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的不同美国政府部门作介绍。不过这样的会议目前尚未举办。

' />

网友们有的真情流露,有的略带调侃,但都真切地反映出他们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势及症结问题的深度关切和思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身未动,心已远。以此来形容奥巴马即将到来的初次访华,似乎并不十分恰当。当胡德堡的枪声响起,这位美国新总统不得不推迟赴日行程。但作为亚洲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时间最长、日程安排最多的一站,奥巴马的中国之旅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11月15日至18日,在当选美国总统一年后,奥巴马真的要来了。初次访华,他究竟会谈什么?贸易摩擦、气候合作,抑或外界风传的中美新公报?与两国元首的既定日程安排相比,中国民众也有着自己的判断。

从一个月前开始,《国际先驱导报》发起了“我对奥巴马有话说”特别策划。从10月12日到11月11日下午,参与和关注此话题的中国读者和网民超过12万人次,并收获有效提问3102条。读者和网民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和网络跟帖的方式,纷纷委托本报和网络“捎话”奥巴马。

最关注贸易保护

在奥巴马访华之前,中美贸易战似乎已硝烟四起,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自10月27日至11月6日的短短11天时间内,美国连续对中国9项产品密集通过贸易救济调查,其频率之高令中国公众非常不解。在本报收到的全部问题中,贸易保护话题关注度相当高。

“奥哥,你们美国怎么老跟我们中国贸易摩擦不断呢,干嘛老限制我们发展中国家出口呀?”一位名为“luyi925”的网友对此愤愤不平。另一位网友更是直言不讳:“黑了中国轮胎又来黑钢管,竟做伤害世界人民的事,林肯没教你怎样做一个好总统吗?”后者提到的“轮胎”,指的是9月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轮胎特保案,这被普遍认为是奥巴马拉响中美贸易战引信的标志。

在愤慨之余,也有的读者表现得非常理智。读者“tbdb7652210”就给本报发来电子邮件,苦口婆心地劝导奥巴马“作为一个总统,首先应该讲良心”。“可以理解你想把自己的国家发展好的心理,但不应该损害他人的利益,你的贸易保护主义既损害了中美两国的利益,又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最终又能给美国带来多少好处呢?”有的网友认为,美国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美国的贸易开放政策,现在要走回头路,“估计美国将更快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与贸易保护相比,中国读者和网民想对奥巴马表达的另一个经济话题,则事关中国购美国债安全。

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虽然2009年中日在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上不相上下,但中国购美国债安全问题一直为中国公众所牵挂。“钱都借你了,又都在你们国家烧成灰了,我们吃谁喝谁去呀?”“你有哪些举措来保证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安全?”类似的留言在我们收集到的问题中比比皆是,甚至还有网友相当直白地质疑美国的“还钱能力”。


建议奥巴马去西藏和新疆看看

一个多月前,尽管奥巴马打破了18年来达赖在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期间获得美国总统接见的惯例,但有消息说,奥巴马不过是“缓兵之计”,他仍将在访问中国后会见达赖。

因此,奥巴马对于达赖、热比娅等分裂分子的态度,也成为中国公众关心的另一个焦点。

网友“hello20012”最想对奥巴马说的一句话就是:“听说你回去后要和达赖勾勾搭搭,那你来这里干嘛?”本报读者“EL0DIA”则表示,“总统先生,真正想要搞好关系就要拿出诚意(西藏、台海),而不是在经济上相互绑架。”网友“一次吻个够”的问题更加直接:“只想问你,当美国经济复苏之后,你还会这样投好中国吗?会不会热情接待达赖、温暖拥抱热比娅来给中国人民看?”

无论是中美经贸话题,还是对分裂中国分子的态度,很多参与活动的网友都认为奥巴马“说得比做得好”。于是更多的人建议奥巴马自己实地去新疆和西藏看看,“体察一下民情,了解热比娅和达赖在当地究竟做了多少‘好事’,回去封住那些胡说八道西方媒体的嘴”。

反对美国变相介入南海问题

西方媒体的嘴或许不那么好“封”,但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围堵却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西藏、新疆问题外,美国这些年来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上直接或间接的搅入,不仅令中国领土主权收到侵犯,更使得相关地区的气氛更加复杂和多变。

“别再暗地里支持你的那些东南亚小弟了,跟中国争南海是没用的,我们都记着呢!”网友“bssyqs”引用“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青丹”忠告奥巴马。读者“闪电风雷”也警告美国,“请不要再卖武器给台湾,那是中国的一个省,不要以为现在自己个大,就肆意而为!”

另一位网友“光明使者”则很关心奥巴马对陈水扁事件的看法,并对《国际先驱导报》解释称自己其实有两个潜台词:“一是对中美关系怎么看;二是提醒他当官不要太贪心!”

事实上,围绕中美关系,中国读者和网民关心的范围相当广泛,美国的遏华策略、人权问题、中国逃美贪官引渡等都是热门话题。其中,署名为“张玉富”的读者提问可谓一语概之:奥巴马,美国何苦为难中国?

对奥巴马提出忠告

不仅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公众的视野也相当开阔。《国际先驱导报》读者和网友的提问大致可分为11个大类,其中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诺贝尔和平奖、奥巴马正在艰难推进的美国医改、奥巴马本人的成功秘诀等,也是公众提问较多的内容。

读者“chaojixiongxiong8”从8月份起就开始准备给奥巴马的圣诞节礼物,在通过本报表达自己和母亲对奥巴马的良好祝愿后,还惦记着他亲手做的礼物归处:“我该寄到哪里给您呢,麻烦您给个地址吧。”网友“kiny_wu”则就奥巴马的诺贝尔和平奖“悄悄”告诉奥巴马:“谁要告诉你获诺贝尔和平奖是实至名归的话,千万不要相信,他们是在骗你!”

同样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问题,却令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教主从东方来”想到了中国利益:“这个奖项的获得,会使您联想到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轮胎特保案和热比娅、达赖访美等一系列问题所影响到的中美关系吗?”

中国读者和网民对奥巴马的热情提问,在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看来非常正常。“说实话,大家关注的贸易保护、涉疆涉藏问题、台湾问题等都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大家对奥巴马提这些问题其实是说明对他寄予很大期望。”马晓霖认为,这一方面反应了中国公众对美国的了解和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奥巴马,如果在贸易保护等涉及中国利益问题上做得太过火,不仅中国领导人不答应,最广大的中国民意也会对美国说“不”。

' />
作为美国总统首次东亚巡访的最后一站,奥巴马只在韩国停留2天1夜,但是与“动荡”的美日同盟相比,美韩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和稳固。

从全球背景看,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了、20国集团发展整合,给了两国在国际舞台协调沟通的契机;从地区因素看,朝核问题僵局和地区安全隐患,坚定了双方维护和平与稳定、通力合作的决心;从美韩两国看,“韩国保守政营与美国民主党政权”的组合模式已经一改过去十年的波折;从两国领导人看,李明博总统的亲美政策和奥巴马总统对传统盟友和亚洲的重视,促进了元首间的互信,也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11月18日至19日奥巴马正式访问韩国期间,美韩将举行第三次首脑会谈,从双边到地区,乃至全球,从传统盟友到全面性的战略同盟,美韩对话的看点颇多。

从双边层面看,美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军事安全保障是关键。自由贸易协定历经多年谈判,汽车领域问题仍是一大贸易悬案,韩国上下都期待着奥巴马访韩能够使两国在FTA问题上取得突破,大力推进经贸合作。

美韩军事同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美国不仅以书面形式保障对韩“核保护伞”,还明确了“延伸威慑”的概念,即为共同应对来自朝鲜的核威胁,美国将动用包括核力量、常规武器力量和导弹防御系统的三大手段。另外,美韩不仅每年例行联合军事演习,还已经联合完成应对朝鲜六大突变情况的“作战计划5029”。从地区和全球层面看,朝核问题首当其冲。

美韩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在六方会谈停滞、朝美双边会谈不明、朝核问题微妙敏感的时刻,美韩将通过峰会来强调两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决心和密切合作的态度。

根据《美韩同盟未来展望》,传统的军事同盟关系将被提升到全面性的战略同盟关系,超越朝鲜半岛的界限、发挥地区性和世界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美韩同盟领域将超越军事和安全领域,扩大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所有领域,其同盟关系将发展为更高层次的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美韩峰会将就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及低碳绿色增长,恐怖组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海盗、有组织犯罪和贩毒、贫困、人权、能源安全和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深入交换意见。

特别在韩国派兵阿富汗问题上,韩国政府顶着巨大压力,决定向阿富汗派遣一定数量的军人和警察,以保护在阿富汗参与重建工作的韩国重建小组人员。韩国艰难的决定很快就得到了奥巴马的首肯和欢迎,在双边峰会中也将被再次提及。随着奥巴马访韩的临近,美韩都一再强调双边关系对两者和地区的重要性,未来的美韩关系能否在上述诸多领域都取得实质性进展,美韩同盟能否向着综合性、战略性的方向顺利升级,仍有待观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副主任 龚克瑜)

' />

11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穿过白宫南草坪,准备登上“海军一号”。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从华盛顿启程开始对亚洲进行访问。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奥巴马是冷战结束后第三位访华的美国总统。由于时空环境的变化,他的中国之行有着与他的两位前任不同的意义。

克林顿总统1998年的中国之行,标志着中美关系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动荡之后重新实现了正常化。它表明美国政府认识到中国正在崛起为世界大国,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开始建立在这一新的重要认知的基础之上。

2002年布什总统选择在30年前尼克松到达中国的同一天访华,意味着美国开始调整执政之初把中国当作“战略竞争对手”的政策,要以接触合作而非遏制对抗的方式处理对华关系。

奥巴马访华是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进行的。美国在国内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国外面临众多的挑战,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而中国较好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恢复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奥巴马的对华政策面临的主要课题就是如何适应中国的崛起。正如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最近一次对华政策演讲中所称,“适应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大国如印度和巴西的崛起,同时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是这个时代面临的“关键性的战略挑战之一”。

美国要适应中国的崛起,关键是要正确对待中国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正视中国的国家尊严关切。

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防力量的上升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体现。美国认知中国崛起的现实,也应接受中国力量上升这一逻辑结果。美国不应将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和影响力看作威胁,而应看作国际稳定、繁荣与安全的机会。经济发展使中国成为美国重要的经济伙伴,美国在市场、金融等领域越来越借重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方面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中国国防力量的上升也使中国能够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远赴印度洋打击海盗,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其提供国际安全公共物品的意愿。

在新形势下,中国的核心利益关切集中表现在台湾、西藏和新疆问题上,它们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台海局势走向缓和、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应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改变长期实行的对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如果奥巴马政府不下决心在对台军售问题上改弦易辙,中美之间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两国关系特别是两军关系的发展也难以突破结构性制约。

近年来,美国舰机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活动不断给两国关系带来困扰。在中方看来,美国近年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靠近的对华情报搜集活动不仅违背了相关的国际法,也是对中国尊严的挑战。任何一个正常国家都重视自己的主权、安全和尊严,作为在近代曾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尤其如此。随着国力的上升,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的能力和意愿也在增强,越来越难以容忍美方这种咄咄逼人的、挑衅性的活动。中方向美方明确和郑重提出了“减少直至最终停止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舰机活动”的要求,而美方却傲慢地声称,美国已经在这些区域作业了150年,因此“没打算要做出改变”。这种不顾中方利益和感受的态度和做法是威胁美中海空军事安全的主要根源。如果不作调整,奥巴马政府关于要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表态就难以取信于中方,中美之间发生意外事件和危机的可能性也难以消除。

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美中关系总体上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需要呵护和把握,否则就会转瞬即逝。我们希望奥巴马总统以政治家的远见和魄力,做出重要决断,推动美国对华政策的与时俱进,为两国关系谱写新的篇章。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吴心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