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眼保健操不能有质疑无回应

www.fjnet.cn?2012-07-18 10:49?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网友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微博使得眼保健操话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该微博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专家则表示,网友的说法是用常识代替了科学,过于绝对。(7月17日《扬子晚报》)

眼保健操伴随着一代代学生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而近年来,关于眼保健操能否有效预防近视却一再引发质疑。2007年,“打假斗士”方舟子撰文称,做眼保健操非但不能预防近视,还会由于经常用不洁的手接触、揉按眼睛,增加了眼睛感染乃至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一组数据一再被人们引用,“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在世界第二,相比之下,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国,近视率却只有25%。”,如此反差更加深了公众对于眼保健操的疑虑。

每当眼保健操遭遇信任危机时,都会有医学界专家站出来,或支持或反对,论战不亦乐乎,但卫生、教育部门作为眼保健操的制定者和推广者,却迟迟没有站出来公开回应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眼保健操的公信度和影响力大打折扣。武汉市曾对1000名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0%的学生不会做眼保健操,学校按时、准确做眼保健操的比率不足60%。眼保健操流于可有可无的形式,一方面跟学校“填鸭式”的推广方式,略显单调枯燥的内容有关,同时,更在于广大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校在推广时只是传授动作要领,而对相应的医学原理语焉不详,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形成对做眼保健操的兴趣,甚至心存疑虑。

诚然,历经几十年的代代相沿,眼保健操已经成为了中国校园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集体仪式和生活习惯。然而,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在青少年近视日趋高发的背景下,及时回应眼保健操质疑,不仅事关有关部门的公信力,更关系到千千万万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中医按摩文化的传承弘扬。

要想回应质疑,必须厘清三个问题。首先,眼保健操的原理何在。眼保健操缓解视疲劳的关键,究竟是通过按摩放松眼部肌肉、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还是在于做眼保健操的5分钟内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休息。其次,负面效应跟眼保健操有无关联。针对眼保健操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会增加眼睛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这些问题是否跟眼保健操有直接关联,还是由于手部不洁等外在因素造成的。其三,眼保健操的作用多大。一直以来,人们只知道做操可以保护视力,但其效果究竟如何,做与不做的差距怎样,这些颇受关心的问题不能没有权威说法。

与眼保健操同时代推广的广播体操,早已更新到了第九套,眼保健操却始终如一,甚至都没有调查或者研究证明其有效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也许,要回应质疑澄清利弊,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比如至少上千人的调查以及若干年的观察期等等,但这是有关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重塑眼保健操的信任感,推动公众“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现实需要。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