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小三广告”凸现“臭豆腐现象”

www.fjnet.cn?2013-08-21 17:20? 奚旭初?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南方都市报》20日刊登整版广告,署名为“张太”的女子向“前任张太”喊话:“你放手吧!输赢已定。好男人,只属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广东省工商局当晚发布消息称,该广告为某产品的商业炒作,工商部门已启动立案程序。(8月21日新华网)

假小三之名义借题发挥,挑战道德,叫板良俗,这样的“无耻广告”也敢刊登,媒体底线全失。“擦边球”的所谓创意见过不少,比如“你设了没?设了就爽”的网站广告等,或利用谐音,或一语双关,故意诱导误读,靠下三滥手段哗众取宠。这一回的丑角换了平面媒体,恶俗程度更是登峰造极。“小三广告”违规悖法。《广告法》明文规定,广告用语不得有悖社会公德,不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以法律为准绳,“小三广告”过得了关吗?而搭了台让“小三广告”粉墨登场的媒体更是难逃其咎。

公德底线、法律规范等道理,商家与媒体都不会不懂,为什么明知故犯,这是更值得深省的。这些年来“臭豆腐现象”愈演愈烈,“不怕臭,怕不臭”成为一些人的心诀,原因就在于恶意炒作确实有“闻着臭,吃着香”之效。比如在商家眼中,自泼污水才有轰动,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是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就在舆论义愤填膺斥责商家无良的时候,商家捂住了嘴在偷着乐。而在媒体看来,自己连“小三广告”都敢刊登,无异于向别有用心的企业传递了一个“有求必应”的信息,而企业纷至沓来,便是抱住了“摇钱树”。有此“臭豆腐”导向,自然令一些人嗜臭成癖。

如果说“小三广告”的招摇过市又一次令人震惊,那么尤发人深省的是,在商家与媒体合演的经济利益和社会道德的博奕中,后者几无例外地成了输家——在这种博奕中,道德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只要合演者愿意,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弄出一个藏污纳垢的“创意”挑战如践踏道德,而道德却只能在这种突袭中成为靶子。我们无法猜测明天又会有什么新的“创意”,但有一点是可以断定的:要是这种“创意”总是成本极低而只赚不赔,那么“创意”将未有穷期,而道德则会被其弄得千孔百疮。深长思之,“小三广告”是又一声警钟:必须让玩火者付出代价,而且大到付不起,才能令嗜臭者畏惧。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