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河北邢台市柏乡县招聘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他们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柏乡县政府因此被认为在变相卖编制。(2月9日《新京报》)

尽管柏乡县回应称不存在收费一事,被曝光的银行账户确有不明资金入账,或为公益人士教育赞助款,但这样的狡辩完全经不起推销。被曝光的教育支付分中心账户并不具有直接接受捐助的功能,即使的确为教育赞助款,为何教育部门不欣然接受,而是忙不迭地表示因来源不明已经退回,这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根据事业单位招聘规定,凡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规范程序即可办理编制手续。柏乡向应聘通过者强收赞助费,是典型的权力“雁过拔毛”,对于政府公信力是一大戕害。相信随着有关部门介入调查,谎言终被揭穿,真相大白天下。不过,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柏乡这种变相卖编制的底气从何而来?

在古代,卖官鬻爵现象十分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官员选拔缺乏透明度,决策取决于长官意志,操作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选官条例成为一纸空文,给权钱交易提供了可能。如今,变编制堪称现实版的“卖官鬻爵”,其背后同样是权力脱缰提供了营私舞弊的空间和可能。

缴纳“公益赞助费”只是一个缩影,纵观柏乡县此次事业单位招聘,存在诸多违规之处。首先,相关办法规定,事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选聘人员前,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选聘方案,包括选聘岗位名称、人数、所需资格条件、选聘方法及理由等内容。但柏乡县60名拟招聘人员中,只有10人是限定了人数和专业,也没定向到具体单位,其他50人则没有具体要求。其次,选聘方案只是口头向市里沟通过,并没有按规定要报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此外,这么严肃的考试,却没有答题卡,答案选项都写在试卷上。


尽管有太多不符合规定的地方,柏乡县的事业单位招聘却还是顺利进行了,并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制止和纠正。而对于变相卖编制,柏乡县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应聘者在事业编制的诱惑面前,只能是“周瑜打黄盖”,乖乖交钱;退一步讲,万一事情败露,公众提出质疑,上级部门过问,还可以辩称为公益人士进行教育捐助,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柏乡县自信的资本,很大程度上源自经验判断。早在2006年,河北平乡县就曾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规定被录取教师需要交纳2万至7万元不等的师资培训进修费,过期未办理交费手续者按自动放弃对待。2009年,河北威县中小学录用的191位应届大学生,也被校方要求捐款三到五万元,换取正式编制。不过,两起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却再无下文,上级的调查也最终不了了之。

当权力的错误得不到纠正,难免在利益驱使下跑偏;而违规得不到问责,无疑又形成极坏的暗示,让更多的地方和个人蠢蠢欲动。只有用制度的刚性,监管的威严,勒住权力的缰绳,才能让其沿着既定的轨道驰骋,不敢逾越雷池。就此而言,柏乡县卖编制事件能否办成严厉问责的铁案,惩前毖后的镜鉴,值得期待。

' />
那些通过交纳“公益赞助费”进入体制内的干部,为尽快赚回“捐官”钱,可能天天想着怎样“创收”,无心做正事。

封建社会的“捐官”现象仍不时在个别地方阴魂不散。据《新京报》报道,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去年12月进行了一场招聘,拟招收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场考试过后,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他们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其中,大学本科一批二批5万元,本科三批6万元,专科赞助8万元。据了解,此次赞助费总额至少在350万元以上。

这里有必要先弄清楚几个名词。所谓“捐官”,某著名搜索引擎解释为: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据史料记载,清朝卖官之风最盛,官员中就有不少是靠“捐纳”得的官;而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老百姓的理解,“事业单位”就是官办的政府机构。

由此看来,柏乡县为招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收取的“公益赞助费”,与古代的“捐官”只有字眼的区别,其实质并无不同。表面看来,要想进入“体制内”成为“公家人”,都需要缴纳一笔数目不菲的“捐纳”或“公益赞助费”,这笔钱堂而皇之地进入官方账户,但其最终流向就不得而知了。

从这笔“生意”的“买方”来看,这笔钱“交得值”。在“官本位”思维依然在一些地方泛滥的年代,进入体制内成为官方一员,意味着一辈子的“铁饭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至于这耀眼的“公家”身份,又岂是区区金钱可以衡量的?而其带来的附加值和相关利益,更是难以计算。

更让人忧心的是,那些通过交纳“公益赞助费”进入体制内的干部,为尽快赚回“捐官”钱,可能天天想着怎样“创收”,无心做正事。清代乾隆晚年,由于官吏贪污和乾隆的铺张浪费,国库空虚,一遇灾荒,就大开“捐纳”,然而如此反复进行,形成恶性循环,百姓不堪其苦。

“卖方”打的是什么主意呢?作为有权制定必须缴纳“公益赞助费”才能进入事业单位的官员,或许是把为民服务的职位当作赚钱的生意了。反正体制内职位“奇货可居”,想交钱的人太多了,不愁卖不出去。

只是,这笔“生意”如果买卖双方都觉得“划算”,或者说买方虽不情愿但仍然不得不交钱,谁的利益受损了呢?当然是国家和百姓。“捐纳”泛滥的后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而且,这种“交易”败坏了社会风气,助长了“官本位”思想,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生态。

' />
据《新京报》昨日报道,河北柏乡县去年年底招聘了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些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他们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有入选者认为,这是在变相卖编制,随后进行举报曝光。

从已经披露出来的情况看,当地要求入选人员进行“公益赞助”,不仅明码标价,而且还是公开进行的。考试过后,柏乡县60名入选人员加上此前招聘的11名县检察院工作人员,都被通知到该县人保局开会。会上,工作人员开出具体价码——本科一批二批5万,本科三批6万,专科8万,并给每人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县教育支付中心账户,要求相关人员两日内把钱打入账户。按照这种说法,当地的行为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变相卖编制”来进行定义,而有权钱交易之嫌。

对此,该县人保局回应称不存在收费一事。柏乡县教育局长刘社川则证实,2012年1月20日左右有几笔资金打入柏乡县教育支付分中心账户。对于有几笔、共多少资金,刘社川未透露,并称这几笔资金为“不明来源”,可能是有些公益人士捐资助教。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且不说别的,县教育局这个账户并不具备接受捐款功能,何来捐资助教一说?若有人想捐资助教,恐怕也很少会采取这种匿名汇款方式。眼下,人们捐款后巴不得眼睛盯紧每一分钱的去处,哪有像这样把钱扔进一个底细不明的公家账号,然后就潇洒走开的道理。这位局长的“捐款之说”,恐怕很难让人心服口服。

实际上,有些应聘人员在考试前就已知道要交钱的事。该县相关部门也表示,县里开会研究招聘事宜时,曾提到对这些人员收取培训费,但并没定具体数额,只不过后来有人认为此种收费不妥,便停了下来。种种迹象均表明,“变相卖编制”一事显然是无风不起浪。只要上级主管部门就此介入调查,相信事情很快就能搞清楚。

不无蹊跷的是,此次招聘仅有10人限定专业,其他人不仅没定向到具体单位,也无具体要求。有考生披露,招聘人员多数为内定,而且考试通过后,还要等待人事部门分配岗位,想得到如意的岗位,还需要花钱走关系。倘若如此,这场招聘看起来倒更像是当地为敛财而设下的一个局。这种做法几乎视政府招录工作为儿戏,无论是从工作程序还是事后安排方面,都可以说丧失了人事招考运作的基本原则。


柏乡县“卖编制”的做法,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有多少部门卷入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提醒了人们腐败之风无孔不入,反腐工作已进入“深水区”。连一个事业编制都受到如此热捧,也多少反映了当前的某种人心世态。在少数人眼里,只要与“权”字沾边,就意味着可以从中捞取利益。柏乡县这次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分配去向全部在县城各个局,属县财政开支的事业编制。这个事业编制的“含金量”更是不同一般。这大概也是为何有人心甘情愿掏钱的主要缘故。这种社会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贪腐行为。

变相卖编制,实为借权敛财。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展开取证调查,尽快给公众一个说法。同时也要看到,这种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当地想唱“二人转”,少了那些有心钻营者,戏台也搭不起来。前来报名的人固然部分并不知内情,但从目前情形看,也有人早就知道要交钱的事。有些人或属于内定人选,无论如何,大多数人通过考试后都乖乖掏了钱。这既说明推动此事的人摸准了这些人的心思,也反映了腐败行为滋生也有环境“纵容”之故。

调查中,多数考生对此事三缄其口。这不仅是在纵容腐败行为,说不客气点,他们何尝不是这场涉嫌买卖编制闹剧的配角。特别是那些对相关内幕早已心知肚明的考生,除了无奈之外,恐怕也该好好自我反思一下才对。

' />
招聘人员补充到机关工作,是典型的公共事务,关涉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合法合规性;所以,到底收没收费、卖没卖编制,容不得空口无凭式的简单回应。

据《新京报》报道,去年底,河北邢台柏乡县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60名事业编制人员。经过笔试、面试后,1月18日,入选的人员被告知根据学历不同要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然后才予办理人事手续。入选者认为这是在变相卖编制。柏乡县人保局则否认开会通知“收费”。河北省领导要求成立省市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入选者言之凿凿,“本科一批二批5万、本科三批6万、专科8万”的标准清晰,且手里有据称是人保局发放的县教育支付分中心的账号与开户行;县人保局则称招聘事宜是政府集体决策,实施意见与程序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不存在开会通知缴费的事情。双方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邻里拌嘴抬杠。一方面,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是典型的公共事务,关涉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行政合法合规性;另一方面,随着媒体报道,该事件已经成为公共事件。所以,到底收没收费、卖没卖编制,容不得空口无凭式的简单回应。

事实上,柏乡县此次招聘实施即带有“硬伤”。该县称依据《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实施招聘,但该办法规定:事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选聘人员前,要提出选聘方案,包括选聘岗位名称、人数、所需资格条件、选聘方法及理由等内容,并向上级有关部门备案。柏乡县此次招聘,既无备案,也未确定选聘岗位,甚至对50个名额都没有具体要求,入选的60人至今未分配单位和岗位。


从招聘的基础程序和操作方式上看,并未按有关规定进行,让其合规性先天不足,更为有关部门或者人员借此收费敛财提供了可能。譬如不确定招聘单位和岗位,那么就意味着即使入选后也要通过人事部门分配岗位,在选择好一点的岗位过程中,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此外,对50个名额没有具体要求;按规定并没有招聘专科生,却有了专科“缴费”标准的传布。

具体到卖没卖编制的问题上,当地传闻甚嚣尘上,甚至从公开招聘初始即有传闻,且疑点重重。譬如,入选者所称县人保局提供的“县教育支付分中心账户”上,在规定时间内确实有多笔资金打入,而该账户并不具有直接接受捐助的功能,那么资金来源于何处?再如,若不涉及“公益赞助”的纷争,2011年底已经履行完招聘体检程序,何以至今60人未分配单位和岗位?

政府部门招聘人员,涉及民众的机会平等,同时也是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的多发环节,因此往往成为备受关注的敏感事件。鉴于此,仅仅是该县人保局简单的否认注定不能服众,需要新成立的调查组,以权威而不护短、详实而不遮掩的调查报告,来回答到底卖没卖编制。

□王涵义(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