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17日中国政府网消息,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这项活动将于春节期间在网上开展。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因地制宜地做好宣传组织。
教育部的通知开宗明义地申明了开展“给祖国拜年”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对于这样的良好愿望,谁也不会非议。但面对“给祖国拜年”以及教育部的部署,我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拜年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或长幼之间,或尊卑之间,或亲友之间……无论是拜者,还是被拜者,双方都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而“祖国”只是一种抽象的组织形态,虽然它常常被称为“母亲”,但那只是一种比喻而已。“壮美河山”是物不是人,“炎黄始祖”、“历代英杰”和“革命先烈”是故人,而“英雄模范”和“亿兆黎民”只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概念,这六大对象当然都可以拜,但与“拜年”何干?
拜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按照过年的传统,拜年时对方也要有所表示,比如拿出点心、糖果等加以款待,对卑幼还要送上红包(压岁钱),甚至必须“还年”,即以回访的形式给对方拜年——“宁欠人家钱,不欠人家年”,可见“还年”的重要性。中国讲究“礼尚往来”,因为在“互动”之中,情得以传递,年才有气氛。可“祖国”或“六拜”的对象怎么与国人“互动”呢?
拜年是一种民间的习俗。过年是民间的事情,拜年当然也是民间的活动。政府为年节安排放假,只是依法行事或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并不意味着过年或拜年是一种公务。虽然过年期间,会有一些官员走进民间,但那只是一种慰问;若有拜年之举,那也只能是个人的行为。自有过年习俗以来,拜年从来都是老百姓的自主行为,与公权向来无牵扯。可是,“给祖国拜年”如今成了一项行政性的任务。教育部等部门应该知道:拜年是一种沿袭千年的传统习俗,它的内容都是约定俗成的,岂是一纸文件所能改变的?
诚然,传统或习俗也是发展变化的。千百年来,过年及拜年的内容也一直都处在不断的丰富之中。比如,拜年的对象起初只有长辈,后来逐渐扩展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等。但这种丰富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由广大老百姓逐渐赋予并慢慢得到认同的,从来都不是出自官府的规定。作为政府部门或官办的团体,在传统习俗之外设置那么多拜年的对象,还要使用行政手段进行组织,难道不是把官意强加于民俗吗?
' />说过年与拜年是民俗,是因为两者具有民间特点,与公权力无涉。现在政府使用“公历”,算是门当户对,“公”对“公”是也。过年与拜年是民间习俗,是私人生活领域,政府也把春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但这样做,只是对民俗的一种尊重。过年与拜年,根本上是私人的事,彰显的是家庭价值和亲情。
在公民社会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应有分际,各守其份。公权力并非万能,能够把公共领域组织好、管理好,大家就谢天谢地了。组织大家拜年,意味着公权力向私人领域的介入,导致公私不分。份内的公事,你都没有管好,却要插手私人领域、插手份外事,就属于不务正业。清官难断家务事,明知事情难管,你还要介入,是为不智。
现在国家走向福利国家,一到春节来临之际,政府给困难家庭“送温暖”,这似乎可以成为政府介入民俗的先例。其实不然。对于困难家庭来说,虽然春节物资得仰仗政府送,但春节还得人家自己过。“送温暖”是公权力的职责所在,而给谁拜年、不给谁拜年,是人家的私事,是千家万户的权利。
过年与拜年,其所以能够持续千百年,生命力就在于其民俗本质。如果拜年是一种风俗,它就是民间自发的,由公权力来组织就纯属多此一举。如果它不是风俗,任何人来组织也没用,发一百个红头文件也是无效的。有人振臂一呼,想把拜年搞成一场有组织的社会运动,其结果很可能是应者廖廖,到头来反而成了自讨没趣。
春节的日子,普天同庆,人们把情感投射到国家身上不是没有可能。以前,有些人家的中堂上写有“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建立共和之后,有人把“君”字用“国”字替代了。五个字,代表五种参拜对象,在这里,国家也承受了国民的崇拜与爱戴。但“天地国亲师”也者,这里有一个共生结构,把天、地、国之类东西单独拿出来,失去了“亲”这样一种东西,民俗也就难以为继,给“国”拜年也无从谈起。给祖国拜年,按教育部指示的“六拜”,实际上抽空了个人情感内容,把拜年变成“大公无私”,民俗成了伪民俗,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就中国传统伦理而言,“亲情”是一种核心价值,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把“家”放在“公”的基础与前提位置。如果我们避开拜年“亲情”的核心内容,把家与国截然分开,把“公”单独拎出来,其实是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一来,教育部就违反了中国传统伦理。而如果单纯提倡大家给父母、师长拜年,又纯属多此一举、不务正业。教育部是公权力,提倡给祖国拜年,而拜年却是一个民俗问题,这就先天注定了它有违传统伦理,又似乎叠床架屋,有点吃力不讨好。
' />拜年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准确说主要是汉民族传统文化),春节将近,按理应是符合主流民众主流文化的一大好事。不料,网络舆论普遍对此嗤之以鼻,一网站投票七成人认为“无聊,形式大于内容”。
在教育公平等严重问题缺乏解决方案的时刻,公民对教育部尤其是新晋教育部长革除时弊寄予厚望的时刻,教育部此举等于举烛不照黑暗反烧人眉毛。有网友不无嘲弄地跟帖表示,一拜教育公平收费,二拜教育资源公平,三拜学术作风优良,四拜老师作风优良。
给祖国拜年未尝不可,但以教育部对网页内容设计要求来观照,说教育部相关官员糊涂已经算客气。首先,形式上被歪曲了,拜年为互相新春祝贺联络感情,而不是祭祀礼拜。其次,其中折射的教育价值观念不仅充满了陈腐气息,甚至与民主法治的社会愿景背道而驰,必然沦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笑谈。
拜河山自古为帝王之事,如登泰山封禅、祭祀等。今封建已远,何故招魂?拜炎黄始祖一说,则更显滑稽。祖先崇拜乃传统宗法社会维系秩序之需,当下中国正逐渐进入现代法治社会,且农村宗法社会瓦解需要建构新的秩序体系之时,教育部居然还倡导祖先崇拜岂非南辕北辙?
教育部官员自身尚且不懂得祖国文化之应有涵义,那么,当下中国教育思想之匮乏就可想而知。以一个干枯的乳房糊弄孩子,焉能指望这群孩子身心发育良好?教育部官员似乎出现了严重返祖现象,一不小心就露出因尾椎骨进化不当而翘起来的尾巴。
' />以前每到过年,学校和家长会教育孩子向长辈拜年,这次教育部沿用了中国人的拜年习俗,让学生“给祖国拜年”,内容涵盖更广,形式更为活泼,而且贴近现实生活,让高深的说教看得见摸得着,契合了当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新中国60年大庆虽过,而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应降温。发送一条短信、自创一幅春联、撰写一篇心得、参与一次活动……都寓含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厚爱。举办“给祖国拜年”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让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寒假作业中解脱出来,而且让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现实,学会感恩,提升素质。当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革命先烈浴血奋斗的牺牲、英雄模范无私无悔的奉献、家人长辈含辛茹苦的付出……就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倍加热爱伟大的祖国、感谢这个社会,感恩家人和长辈。
从推荐爱国主义教育“三个一百”名单,到邀请歌星演唱经典诗词,从到长城脚下上“开学第一课”, 到组织学生“给祖国拜年”,教育部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探索也清晰可见。“给祖国拜年”活动,创意很好,各级教育部门别让其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而要精心组织,做到有布置,有激励,有总结,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给祖国拜年”中,思想确有收益,素质确有提高。
' />教育部的出发点固然是很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掀起全民爱国热潮。但是,这样一个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活动究竟能激发学生多少爱国热情,对爱国情怀的培养有多少作用,又能有几分的实际效果,就实在就让人质疑了。
且不说这样一个活动是否能达到教育部的预期目的,光是现实践行过程中恐怕就存在颇多难题。教育部要求的是,各级学校在春节期间组织此次活动。但现实的情况是,教育部规定的活动期限(1月10日至2月19日)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已是处于寒假假期之内,那么学校学校组织活动就需直面学生相对分散带来的困境。更何况此次活动是以网络平台为主体,相应的推出各项活动,这也就给网络信息基础设备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础设施尚且有所欠缺,又如何面对教育部一刀切式的任务规定。
最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应该是持久的而不是掀起一个高潮就一哄而散,阶段性的爱国主义集中培养自然没有长年累月的潜移默化来的有效。爱国更是一种内心的情怀,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积累与升华,而不是被“培养”的,如此一来,不适当的组织学生活动不仅不能激发爱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热情,反而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感。事实上,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形式上更应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融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而不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造势,而如同“给祖国母亲拜大年”这样的活动想必固然可以赢得媒体的注意却实在难以赢得学生的赞同。同样,教育部推出的这些活动之中,如征集春节吉祥物、春联、短信拜年等等,这又究竟于爱国主义教育又有多少关系呢?
因此,教育部此次推出的活动,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而不是一次爱国教育活动,大张旗鼓、自上而下的宣传要求更是令人对活动的真正目的产生怀疑。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爱国教育需要的是长期培养而不是空泛的形式主义。
' />